山海經1_第24章 海外北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原文】

無啟①之國在長股東,為人無啟。

【註釋】

【原文】

無腸國在深目國的東麵,那邊的人身材高大,但肚子裡卻冇有腸子。

①癭:因脖頸細胞增生而構成的囊狀性贅生物,多肉質,比較大。②利:疑為捋之訛。

柔利國在一目國的東麵,那邊的人是一隻手一隻腳,膝蓋反長著,腳曲折朝上。有人以為柔利國叫作留利國,人的腳是反折著的。

【譯文】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敷,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譯文】

外洋自東北陬至西北陬者。

【註釋】

【譯文】

範林方三百裡,在三桑東,洲①環其下。

【原文】

【原文】

拘癭國在禹所積石山的東麵,那邊的人常用一隻手托著脖頸上的大肉瘤。有人以為拘癭國叫作利(捋)癭國。

①仞:古時八尺或七尺為一仞。百仞描述極高,不必然為實指。

誇父要與太陽競走,走進太陽的光輪裡。這時誇父很渴,想要喝水,因而喝黃河和渭河中的水,喝完了兩條河的水還是不解渴,又要向北去喝大澤中的水,還冇走到,就渴死在半路上了。他死時所拋掉的柺杖,變成了鄧林。

跂踵國在拘癭國的東麵,那邊的人都身材高大,兩隻腳也非常大。有人以為跂踵國叫反踵國。

【註釋】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裡。在無啟之東。其為物,人麵,蛇身,紅色,居鐘山下。

【譯文】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①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成以樹五穀②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覺得眾帝之台。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麵,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東。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邊。

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①,無枝。

歐絲野在反踵國的東麵,有一女子跪倚著桑樹在吐絲。

【譯文】

①禺強:也叫玄冥,神話傳說中的水神。②珥:插,這裡指吊掛著。

①跂踵:走路時腳根不著地。②反踵:腳是反轉長的,走路時行進的方向和足跡的方向是相反的。

深目國在相柳氏地點地的東麵,那邊的人眼眶很深,老是舉起一隻手。有人以為深目國在共工台的東麵。

【註釋】

【原文】

①厥:通“撅”。掘。②五穀:五種穀物。泛指莊稼。

拘癭①之國在其東,一手把癭。一曰利②癭之國。

【原文】

【譯文】

外洋從西北角到東北角的國度地區、山丘河川彆離以下。

北海內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馬,稱呼是。又有一種野獸,稱呼是,長得像紅色的馬,長著鋸齒般的牙,能吃老虎和豹子。又有一種紅色的野獸,長得像馬,稱呼是蛩蛩。另有一種青色的野獸,長得像老虎,稱呼是羅羅。

務隅山,帝顓頊安葬在它的南麵,九嬪安葬在它的北麵。有人以為這裡有狗熊、人熊、花斑虎、離朱鳥、鷂鷹、視肉等異禽怪獸。

①無啟:無嗣。

跂踵①國在拘癭東,其為人大,兩足亦大。一曰反踵②。

【譯文】

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麵而居。一曰有手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