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_第9章 北山經(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再向北二百裡,是獄法山。瀤澤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泰澤。水中發展著很多魚,長得像普通的鯉魚,卻長著雞爪子,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肉瘤病。山中另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淺顯的狗,卻長著人的麵孔,善於投擲,一瞥見人就笑,叫作山,它走起來就像颳風,一呈現天下就會起大風。

【譯文】

【譯文】

【譯文】

又北二百五十裡,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玉,無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諸之水。此中多滑魚。其狀如①,赤背,其音如梧②,食之已疣③。此中多水馬,其狀如馬,而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譯文】

【原文】

【註釋】

【原文】

再向北四百裡,是譙明山。譙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水中發展著很多何羅魚,長著一個腦袋,卻有十個身子,收回的聲音像狗叫,人吃了它的肉便能夠治癒毒瘡。山中有一種獸,長得像豪豬,卻長著柔嫩的紅毛,叫聲如同用轆轤抽水的響聲,叫作孟槐,人豢養它能夠辟凶邪之氣。這座譙明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石青、雄黃。

【譯文】

【原文】

【註釋】

又北二百三十裡,曰小鹹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

【譯文】

【註釋】

又北三百五十裡,曰涿光之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此中多鰼鰼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能夠禦火,食之不癉。其上多鬆柏,其下多棕橿,其獸多麢羊,其鳥多蕃①。

【原文】

①柘:柘樹,也叫黃桑、奴柘,果子能夠食用,樹皮能夠造紙。

又北三百二十裡,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出於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原。此中多赤鮭①,其獸多兕、旄牛,其鳥多屍鳩②。

【原文】

又北四百裡,曰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此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有獸焉,其狀如貆①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能夠禦凶。是山也,無草木,多青、雄黃。

①椐:椐樹,樹乾上多長著腫節,前人常用來製作柺杖。②橐駝:即駱駝,身上有肉鞍,長於在戈壁中行走,曉得水泉地點的處所,揹負千斤重物而日行三百裡。③寓:即蝙蝠之類的小飛禽。

【註釋】

【註釋】

再向北三百八十裡,是虢山,山上是富強的漆樹,山下是富強的梧桐樹和椐樹,山南麵盛產玉石,山北麵盛產鐵。伊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山中的野獸以橐駝最多,而禽鳥大多是寓鳥,形狀與普通的老鼠類似,卻長著鳥一樣的翅膀,收回的聲音像羊叫,人豢養它能夠防備兵禍。

【原文】

【原文】

北二百八十裡,曰大鹹之山,無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成以上。有蛇名曰長蛇①,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②。

北方第一列山係的第一座山,叫作單狐山,有富強的榿木樹,也有富強的花草。漨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紫石、文石。

【註釋】

再向北三百二十裡,是灌題山,山上是富強的臭椿樹和柘樹,山下到處是流沙,還多出產磨刀石。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淺顯的牛卻拖著一條紅色的尾巴,收回的聲音如同人在大聲呼喊,叫作那父。山中另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雌野雞卻長著人的麵孔,一瞥見人就騰躍,叫作竦斯,它叫的聲音便是本身稱呼的讀音。匠韓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澤,水中有很多磁鐵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