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義_第二十九章 埃赫阿吞的宗教改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老法老阿蒙霍泰卜三世傳聞兒子如此莽撞行事,又氣又急,很快歸天。

BC1379年,阿蒙霍泰卜四世在位第六年,動員幾十萬勞工扶植的新都埃赫塔吞(開羅以南400千米)完工,包含宏偉的王宮、高官權貴的室第、可與底比斯阿蒙神廟媲美的阿吞神廟、軍隊營房。阿蒙霍泰卜四世由祭司選出良辰穀旦,帶領滿朝文武官員,並帶各自家眷奴婢,以及保衛京師的衛戍軍隊,浩浩大蕩遷往新都。

埃赫阿吞的賽特式王銜為Wernesytemakhetaten(意為“巨大的埃赫阿吞”)。

總之,在他統治期間埃及對亞洲的節製遭到了減弱;很多學者以為一個全盛的埃及帝國的期間恰是在這時結束了。

接著,阿蒙霍泰卜四世又宣佈:“已充公的其他神廟的地盤劃爲阿吞神廟,製止僧侶參政。都城遷往底比斯以北300千米的希爾摩,取名‘埃赫塔吞’,意為‘阿吞的地界’。阿伊賣力修建新都,霍倫海布賣力打消統統非阿吞崇拜。各級官員必須服從調遣,悲觀怠工或拒不從命者必嚴加懲辦。文武百官聽罷,個個目瞪口呆。”

埃赫阿吞在宗教鼎新以後冇有丟棄本來的王銜,但在它前麵附加了一個部分:邁瑞阿吞(Mery-Aten),意為“受人戀慕的阿吞神”。

埃赫阿吞的原名是阿蒙霍泰卜,意為“阿蒙的仆人”。阿蒙是底比斯主神,在太陽神拉以後,成為全部埃及的主神,希臘語文獻中將他的這個名字寫為更合適希臘人定名風俗的“阿蒙諾菲斯”(Αμ?νοφι?)。在很長一段時候裡,西方考古學界都利用阿蒙諾菲斯這個名字。

米坦尼國王圖什拉塔寫信給埃赫阿吞,回想兩國的世代友情和姻親乾係,但願獲得埃及的援助。但埃赫阿吞無情地回絕了這一要求。這較著是弊端的交際線路。

埃赫阿吞遷入新宮後便偶然朝政,整天沉醉在宗教餬口和宮廷餬口中,政事由阿伊掌管,軍事拜托給霍倫海布。兩人對埃赫阿吞非常忠心。埃赫阿吞本人則疏於朝政,對下放鬆監督,因而統治日趨敗壞,國度機器像一駕陳腐的馬車,雖能運轉,但到處吱嘎亂響,運轉不暢。

新王國充滿了危急,但埃赫阿吞卻離開實際,持續餬口在他本身的抱負境地當中。他自以為是阿吞神同人間聯絡的獨一使者,佳耦兩人每日上午帶著後代去神廟禱告、獻祭,下午便呆在宮內玩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