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_第19章 不朽的書(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本書曾在諾夫哥羅德總管的官邸裡儲存過,曾在莫斯科教堂的大箱子裡和聖器一起儲存過,曾在議員的書廚裡和彼得一世的聖諭儲存過,也曾在女皇的衣櫥裡和她的晚號衣、短棉襖一起儲存過。最後,它終究幾經展轉來到了大眾圖書館,一向被儲存到現在。

這裡有一個非常風趣的故事,講的是一名書的老友――馬費伊是如何發明維羅納圖書館的。

人們曾用紅外線試著暉映過一本西班牙的古書,這本書之前曾經被一個宗教法官用深玄色的墨水刪去了幾行。但是,在拍好的照片上,墨水幾近不見了,而刪去的那幾行筆墨能夠清楚地讀出來。

人的餬口永久與書是分不開的。偶爾間,我想到了一小我與他的書同時蒙受火刑的故事。這件事情產生在16世紀的法國。1539年,裡昂的排版工人策動大歇工,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排版工人的歇工。工人們與老闆足足鬥爭了兩年,可卻冇有任何成果。不過,此中有一個叫做陀萊的印刷廠老闆,他反對本身的同業,接管了工人們提出來的前提。厥後,歇工告一段落,老闆們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工人放棄了他們本來的要求,規定一天事情15個小時。

在我們這裡,也就是當代的莫斯科,很多冊本都斷送在大火當中。好久之前,莫斯科不止一次地產生大火。曾有一次,都會的一邊著起了大火,以後,凶悍的火勢很快在全城伸展開來――這是因為房屋全都是用木料製作的。

從一本書的運氣當中,你常常也能夠看到一個國度和民族的運氣。

接下來的一些東西的性子就完整分歧了:《印度大富傳》、《費利帕脫、馬克西姆和他們的冒險記》,以及一些神話和小說,最後則是《奧列格之孫、伊戈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遠征記》。我們終究找到了《伊戈爾遠征記》,要曉得,這但是留傳到近代的當代詩篇中最陳腐和最貴重的作品。

如果現在冇有體例使那些毀掉了的書,或者像他們所說的“羊皮紙古抄本”重生的話,那不曉得有多少本書毀在那些劊子手的手裡了。

鉛筆與鋼筆彷彿不會像它們的先人――蠟板鐵筆和鵝羊毫那樣耐久耐用。打字機的呈現,使得鋼筆很早就被從構造內裡趕出來了。在不遠的將來,每一個小門生的口袋裡都會呈現一台袖珍打字機。我曉得總會有那麼一天的。

而剩下的一些儲存下來的書就屬於世俗範圍了,包含故事、詩歌和小說。謄寫和儲存這些冊本,都是在奧妙當中停止的。在寺院裡,“唱歡樂或歌頌歌曲”的僧侶會遭到非常峻厲的獎懲,而瀏覽世俗冊本則被當作是一種犯法行動。常常會呈現如許的事情:當峻厲的寺院院長看到黑衣僧在看《吉夫格也夫婚事》的時候,就命令將手抄本燒掉,然後把黑衣僧關到穀倉或者水牢裡。

這件案子的訊斷很快就出來了。陀萊正因為“烏有”這個詞語而被判處了極刑,並且還與他的書一起在巴黎莫貝爾廣場被燃燒了。

留傳到現在的最陳腐的俄羅斯手抄本要算奧斯特羅米爾的福音書了。

很多圖書館裡不能儲存下來的冊本,在埃及人的宅兆中都無缺地儲存了下來。亞曆山大圖書館是埃及最大的圖書館,但是當愷撒的軍團占據亞曆山大城時,它卻被一把火燒掉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