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又複天下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存亡相續 不與而取。起心即犯。故雲其心不偷 二正辯三。一辨其邪行二。一盜為邪因
何故故。服其成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 服眾生分。為眾生緣。辟穀求升。另有不至。況食況服能出離乎 二勸令除斷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諸行或對機分歧。此三決定須說。又是決定成佛之因。佛佛皆爾。故雲三決定義 二彆示戒學。以定慧二門前已說故。符律談常同涅槃矣。文四。一離欲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標示
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雲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此諸眾生根劣也。去佛漸遠時劣也。邪師說法難多也。此則時澆解昧。惑障尤多。修定攝心難為進趣。況遭魔惑。邪見彌增。加行修證如何無退 二如來廣為宣說二。一讚請許宣
我滅度後。末法當中。多此魔民。熾盛人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季世眾生。無正法眼。多被魔惑。廣行貪淫。遁辭善友。誘化無識。失正遭苦。宜深察之不令得便 二結成明誡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刹。報終必沉存亡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 似三摩地者鬼神定也。亦能令人知疇昔將來事。與善定類似。如起信說 二結成明誡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兼顧心二塗不平不食。我說是人真擺脫者 心無貪慮。身不平行。斷性苟亡。天然真脫 二結歸邪正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三誡勸二。一重彰過患二。一順明口過二。一喻顯
是故阿難。若不竭殺修禪定者。比方有人自塞其耳大聲大呼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塞耳修禪。大聲行殺。求不聞之道。彰彌露之苦。豈不悲夫 二況顯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三離盜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標示
阿難。又諸天下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存亡相續 相殺相償。結詶連禍。苟或止之。故不相續。餘如文 二正辯二。一舉過顯非二。一殺為鬼因
我滅度後。末法當中。多此鬼神。熾盛人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殺生食肉。是眾生冤。如何不竭得菩提路 二辨異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獎飾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湎。汝今聆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道場加行事理兩修。內秉戒根。外假心咒。表裡相濟道力易成。為汝鼓吹。當善思念 二正為廣說二。一自行離魔二。一總明三學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此戒雖與小乘名同。而持隨有異。此則一一內防心念。輕重等持。彼則事遂緣成。輕重隨戒。故雲先斷心淫。故論雲。心生則各種法生。心滅則各種法滅。故與小乘持戒全彆 三誡勸二。一重彰過患二一喻顯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底子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非戒不禪。非禪不慧。戒根不淨。所習禪慧那得淨乎。以不淨故。雖有如無。戒定慧亡。自成輪轉。終非聖果 二勸令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