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疏_第2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嚴淨毗尼。弘範三界 戒可遵依也。毗尼雲律。律法也。斷割重輕開遮持犯。不法不定。弘大也。範法也。既嚴持清禁。身心弗違。大能軌則人間。真是法中法紀也

千二百五十人俱 舉數也。佛初成道。先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總一千。次度舍利弗目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父老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此眾先並事外。發憤累劫。一無所證。才遇見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隨佛化。為常隨眾也 二總歎行德

一時 時成績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言一時。一者揀異餘時。時者隨世假立。如來講經。有無量時。不能彆舉。一言略周但言一時。涅槃經雲。一時在恒河岸等。又諸方時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時。若約法義釋者。即說聽之時。表情泯。明智融。凡聖如。本始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摩訶拘絺羅 此雲大膝。舍利弗舅。當論勝姊。姊懷身子。論則不堪。知孕智人寄辨母口。何況出胎。遂往南天。學十八經。人笑之曰。累世難通平生非冀。聞而發誓。學不停止。得空剪爪。號長爪梵誌。學畢還家。知甥為佛弟子。起大憍慢。往佛所奪。佛令立論。因即義墮。負愧低頭。得法眼淨。成阿羅漢。獲四辨才。觸難能答。南邊天王常陪侍彼也

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國名未詳。彌伽釋迦。此雲能降伏。翻梵為華故雲譯語。此中證義。應有彆錄。餘如翻譯時年中說

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於廣州製止道場譯 天竺亦雲乾竺乾豆身毒印度等。沙門雲勤息。取生善滅惡之稱。般剌蜜帝。此雲到此岸。譯者。其有才乾。通四方語。名曰象胥之學。四方各有其名。今取北方掌語者也

能於國土成績威儀 無刹不現。故雲能於國土。有威可畏。有儀可則。行住坐臥皆成軌範。可為標準。故雲成績等。淨名所謂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也。此儀止可觀也

佛 主成績也。具雲佛陀。此雲覺者。謂覺了真妄性相之者。即究竟覺也。論雲。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未覺心源故非究竟覺。然具三義。一自發。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統統法無不是如。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佛地論中。具有十義。謂具統統智統統種智。出煩惱障及所知障。覺了統統諸法性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統統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稱為佛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富樓那父名。此雲滿。父是滿江禱天求得。正值江滿。又願獲滿。夢滿器寶入於母懷。今後有孕。由此多義。得有此稱。彌多羅尼母名。此翻為慈。亦雲知識。其母慈行。仍誦事陀知識品故。尼女聲也。是彼所生。連父母召。雲滿慈子。此於如來講法人中最為第一。下經雲。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河沙如來奧妙法門。我於眾中奧妙開示得無所畏等

在室羅筏城隻桓精舍 處成績也。處有二種。一所化處。即伐城。二所住處。即祇園。具雲室羅伐悉底。此雲豐德。或雲聞物。或雲好道。此乃城名。非是國號。以其城中。多財物。好欲境。饒多聞。豐擺脫。品德稱呼五天共聞故。或雲聞者城。昔有老仙於此修道。後有少仙。從其受學。厥號聞者。老仙歿後。少仙於此建城而住。故以名焉。都城號為憍薩羅。但以就勝易彰。故舉城號。隻桓者。具雲隻陀。或雲逝多。製多此雲克服。即太子名。林主是彼。故雲勝林。桓即林也。精舍者。即沙門精行所舍處也。謂須達買園置舍。太子舍樹造門。二人共構。以延僧佛 二引眾同聞者。同聞之眾。匪唯三乘。亦該諸趣。下具天龍八部。王臣菩薩建議序中。今文但有二類。蓋譯之巧略也。文二。一聲聞二緣覺。初文三。一標類舉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