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疏_第9章 (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汝若執言。汝能見心同所見物亦有不同。斯則見便是物。佛之見性亦合是物。應被汝見 二轉破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複是何物 若此物處見精。定是我之真性。顯是此性在我麵前已離我體。此麵前見既是真我。當今身心須不是我。複是何物 二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秖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簷廡 敘見近遠也。因前開示雖了是真。洎觀遠近不無疑悔。四天宮殿與日月齊。同四萬由旬。娑婆此雲堪忍。大千界之都名。今舉總顯彆也。僧伽藍摩此雲眾園。廡堂下也

且今與汝坐隻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恒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各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無形無不指著 物象差彆。大小雖殊。形相既分。必歸唆使 二勸指見精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若了色心。人緣和合虛妄有生。人緣分袂虛妄名滅。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存亡。了無所得。斯則了妄唯真無物可轉為真轉物。背塵合覺同諸佛矣。身心圓明者。身圓明則毛端現土。心圓明則遍照法界。此乃悟物鹹真。即成妙用。故下文雲。我以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乃至坐微塵裡轉大法輪等。然上諸文。俱約對境辨見顯不生滅。如敵手之開合。身之遷變。境之可還。物之不同。粗相而辨。密示生滅即不生滅。尚見外境是生滅法。今此會通。令了心之與境皆是迷己所成。無不測法能夠相對。則法法皆如。塵塵鹹遍。分較著示令悟本真同如來耳。下文縱有破諸疑問。一一隨文。會通皆此意也 二破見性離身疑。此疑。因前佛令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了會通萬法之旨。便謂如來令轉前物成我真見。物如果見。此則見性離身而。有故成此疑。文三。一伸疑三。一疑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麵 若汝執言縮見成小。應可引見令伸比及日邊挽引齊等。麵猶邊也 二以續破斷疑

汝言不知斯義地點。義性如是。雲何為在 汝疑見性縮斷。要在一義決定。見性之義如同虛空。虛空豈有周遭而可在耶。此明真見周遍無有方所如彼虛空。故涅槃雲。有常之法遍統統處。虛空常故無處不遍。如來亦爾。遍統統處。是故為常。無常之法此有彼無。如來不爾。是故為常 四會釋

統統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因而中。觀大觀小 迷真性之已。成色心之物。色心既成。真性即隱。故雲失於本心。前文雲能生諸緣緣所遣者。境從心變。心隨境轉。故見大小之異表裡之殊不能離緣觀性。但知隨境生執。故有前來各種疑倒 二悟物同真

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唯垂大慈。開辟未悟 設使彼見能有辯白。何殊前難汝既見物物亦見汝則諸人間不成安立 二廣破三。一如來破其疑三。一標指其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