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流而上_第四章 回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說是清算東西了呢,怕是過了年就搬了吧。韓先生走了社學也不能空著,還得有彆的先生來呢,怕甚麼?”

“哎呦呦,這可了不得了,那得還他多少錢呀?”

“元姐,你們是要搬到鎮上還是縣裡?”秀姐一大朝晨便跑來問了。秀姐的哥哥是村裡第一個秀才,恰是韓先生給啟的蒙,厥後又把他送去鎮上讀書,與讀書一道很有些靈性。元姐和村裡的丫頭們來往的並不是太多,各家的丫頭都要跟了爹孃做活,似元姐這般大的已是相親繡嫁奩了。隻秀姐和她春秋相仿,家中又有讀書的種子,才氣時不時地找了元姐說話。

世人見她還賣官司,從速扯了她坐下,端茶遞水的,讓她從速說,陳五家的也不再吊人胃口,道:“那人得了那一筆錢也冇廢弛,本身省吃省喝的,買了些貨歸去,竟儘數賣出去了,有了本錢便做起了南北買賣,現在已是發了家成了大財主,又來找了韓先生,要酬謝他呢。”

韓先生見她如許,心中酸澀,摸摸她的頭髮,道:“都能見著,你外祖父還說了,讓我們過了年搬到光化去,到時候也要讓元姐上女學了。”

“轉頭定給你捎了信的,如果去縣裡,必去找了我。”元姐對這個獨一說的上話的小友甚是不捨。實在她對全部村莊都是不捨的,畢竟在這裡長大,一草一木皆有豪情,如何能歡天喜地的搬走?

韓先生說了這話,元姐便信他,不出幾日,村裡人都曉得韓先生時來運轉了。

此話一出引得世人讚歎不已。

如許的大事一出,村裡就跟炸了鍋一樣,怕是半月都不能消停了,連元姐這兒都免不了熱烈起來。

元姐歪了頭嘻嘻地笑,還持續如許叫著。

李二嬸一走,元姐就抱著衣服去了書房。

“咦,我大哥還說呢,如果搬到了縣裡,他去就教先生可不是便利?”秀姐的哥哥現在在縣學裡讀書,極其尊敬韓先生,年節的都要來跑一跑。

“多少錢咱不曉得,有了錢也得能花出去。要不如何說韓先生時來運轉了呢,”陳五家的說著小了聲,世人皆上前圍著她,又聽她道:“先前獲咎的上邊的人也挪走啦,傳聞還是灰溜溜的走的,這下韓先生可要翻身嘍。”

“是啊,棗陽的縣丞但是可貴的缺兒,你外祖父冇少操心機啊。”韓先生並冇說,棗陽縣丞的位子,他已經盯了好久了,一家人早早就籌算起來,天然比旁人多些掌控。

“啊?我如許的也能去上女學?”元姐睜大了眼睛,一副不能信賴的模樣。

“那二舅母和表兄表妹他們都會來嗎?”想到從未會麵的兄弟姐妹,元姐忍不住有些雀躍。

年節一每天近了,上門的人也多起來,韓先生舅甥二人自是不得閒。外村夫返來報答韓先生,送鋪子送銀子的事十裡八鄉都曉得了。韓先生原也小有資產,隻不過獲咎了人不敢張揚,鎮東頭那家筆墨鋪子便是韓先生的。現在韓先生更是發財了,外村夫一脫手便是一家光化縣的茶莊,連掌櫃伴計都一併留了下來。

“呀,竟真的來了這邊,我記得孃舅說過,棗陽縣是帝鄉呢。”漢光武帝劉秀便是棗陽人。

本日元姐也是本身呆在房裡,天擦黑的時候李二嬸來了。元姐見她這個時候上門,倒是心中稀有。公然,李二嬸抱了一小包衣服朝著元姐的西配房來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