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1_第11章 搜神記卷四(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南州人有遣吏獻犀簪於孫權者,舟過宮亭廟而乞靈焉。神忽下教曰:“須汝犀簪。”吏惶惶不敢應。俄而犀簪已前線矣。神複下教曰:“俟汝至石頭城,返汝簪。”吏不得已,遂行,自分失簪,且得極刑。比達石頭,忽有大鯉魚,長三尺,躍入舟。剖之,得簪。

【譯文】

漢宣帝時,南陽陰子方者,性至孝。積恩,好施。喜祀灶。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後,暴至钜富。田七百餘頃,輿馬仆隸,比於邦君。子方嘗言:我子孫必將強大,至識三世,而遂繁昌。家凡四侯,牧守數十。故後子孫嘗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

麋竺,字子仲,東海郡朐縣人。他祖祖輩輩經商,家中財產數以萬計。有一次他從洛陽回家,離家另有幾十裡,在路上碰到一個標緻的媳婦,向他要求乘車。麋竺讓她上車後,走了約莫二十多裡,媳婦向他伸謝告彆,對麋竺說:“我是天帝的使者。要去燒掉東海郡麋竺的家,感激你讓我搭了車,以是把這個動靜奉告你。”麋竺聽了後就暗裡向她討情。那媳婦說:“不燒是不成能的。如許吧,既然是你家,你就從速歸去。我漸漸地走,但到中午必然會起火。”麋竺就倉猝趕回家,到家後,把統統的財物都搬了出來。到了中午,大火就熊熊地燃燒起來了。

②箜篌(kōng hóu):一種撥絃樂器。

陰子方祀灶

永嘉中,有神見兗州,自稱樊道基。有嫗①,號成夫人。夫人好音樂,能彈箜篌②,聞人絃歌,輒便起舞。

益州的西麵,雲南的東麵,有一座神祠。開鑿山石作為廟室,室內有神,百姓敬奉祭奠他,他自稱黃公,因而人們就說這是指導張良的黃石公的神靈,神祠平靜素潔,不主張殺生。凡是禱告的人,隻要拿一百文錢、兩支筆、一塊墨放在那石室中,便能夠走上前去祈求了。先聞聲石室中有聲音,過了一會兒,裡邊就問來禱告的人有甚麼要求。禱告的人說完,他就一一申明休咎,但不閃現他的身材。這環境直到明天還是如許。

宮亭湖孤石廟,嘗有估客至都,經其廟下,見二女子,雲:“可為買兩量絲履,自相厚報。”估客至都,市好絲履,並箱盛之。自市書刀,亦內箱中。既還,以箱及香置廟中而去,忘取書刀。至河中流,忽有鯉魚跳入船內,破魚腹,得書刀焉。

【註釋】

【註釋】

沛國人戴文謀,在陽城山中隱居。有一次在客堂用飯的時候,俄然聞聲有神說:“我是天帝的使者,想降下來依憑於你,能夠嗎?”戴文謀聽了非常吃驚。神又說:“你思疑我嗎?”戴文謀因而跪下說:“我家道貧寒,恐怕不值得你來臨。”隨後打掃屋子,設立神位,遲早祭獻食品,非常恭謹。厥後,他和老婆在閣房悄悄群情這件事。老婆說:“這恐怕是妖怪來憑藉。”戴文謀說:“我也思疑它。”到了祭獻食品的時候,神就說:“我來憑藉你,正籌辦讓你受益,冇想到你們存有狐疑。”戴文謀趕緊賠罪,俄然客堂屋上彷彿有幾十小我的呼喊聲。他出來一看,隻見一隻五彩的大鳥,有幾十隻白鳩跟從著,往東北方向飛去,鑽進雲裡,最後就看不見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