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1_第29章 搜神記卷十四(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譯文】

滎陽縣南百餘裡,有蘭岩山,峭拔千丈,常有雙鶴,素羽皦然①,日夕偶影翔集。相傳雲:“昔有佳耦隱此山,數百年,化為雙鶴,不斷來往。”忽一旦,一鶴為人所害,其一鶴歲常哀鳴。至今響動岩穀,莫知其年事也。

【註釋】

漢獻帝建安中,東郡民家有怪。無端,甕器自發訇訇①出聲,如有人擊。盤案在前,俄然便失。雞生子,輒落空。如是數歲,人甚惡之。乃多作美食,覆蓋,著一室中,陰藏戶間窺測之。果複重來,發聲如前。聞,便閉戶,周旋室中,了無所見。乃暗以杖撾之。很久,於室隅間有所中,便聞嗟歎之聲,曰:“哊!哊!宜死。”開戶視之,得一老翁,可百餘歲,言語了不相稱,貌狀頗類於獸。遂行推問,乃於數裡外得其家,雲:“失來十餘年。”得之哀喜。後歲餘,複失之。聞陳留界複有怪如此,時人鹹覺得此翁。

【譯文】

豫章新喻縣男人,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鳥。蒲伏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人取覺得婦,生三女。其母後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複以迎三女,女亦得飛去。

【註釋】

滎陽縣南麵一百多裡處,有一座蘭岩山,姣美矗立,高千丈。山中常見一對羽毛特彆光亮標緻的白鶴,它們雙飛雙棲,整天形影不離。相傳:“好久之前,有對伉儷在這深山裡隱居了幾百年,以後,他們變成一對白鶴,仍然廝守在一起。”俄然一天淩晨,一隻鶴被人害死了,另一隻鶴就長年在那邊哀鳴。至今那叫聲還在山穀迴盪,冇有人曉得有多少年了。

按《天官》所說,辰宿是馬星。《蠶書》上說:“玉輪位於大火星時,就應洗濯蠶種。”因為蠶與馬具有一樣的氣質。《周禮》“馬質”職掌“禁飼二次孵化的蠶”,註釋說:“氣質不異的兩個事物,不能同時增加,禁飼二次孵化的蠶,是驚駭它會毀傷馬。”而漢朝的禮法是:皇後親身采桑祭奠蠶神,說蠶神是“菀窳婦人”和“寓氏公主”。公主,是對阿誰變成蠶的女兒的尊稱;菀窳婦人,是指最早教人們養蠶的人。是以,現在也仍然有人把蠶稱作女兒,這是當代傳播下來的說法。

①晦芒:暗淡,不敞亮。

幾天後,父親纔在一棵大樹的枝椏間,發明女兒和馬皮都變成了蠶,正在樹上吐絲作繭,阿誰蠶繭絲粗個大,與淺顯的蠶繭分歧。近鄰的農婦取下蠶豢養,收成了比淺顯蠶繭多好幾倍的蠶絲。因而人們把那棵樹叫做“桑”。桑,就是喪的意義。今先人們開端爭相蒔植桑樹,就是現在用來養蠶的樹。現在叫做桑蠶的,就是古蠶留下來的種類。

①皦(jiǎo)然:潔白亮光的模樣。

案《天官》,辰為馬星。《蠶書》曰:“月當大火,則浴其種。”是蠶與馬同氣也。《周禮》馬質職掌“禁原蠶者”注雲:“物莫能兩大,禁原蠶者,為其傷馬也。”漢禮,皇後親采桑,祀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稱也。菀窳婦人,先蠶者也。故當代或謂蠶為女兒者,是古之遺言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