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熾朝伕役隊走去,說,賴大哥,人到齊了冇有?到齊了我們就解纜。陳燾迷惑,哥哥如何一夜之見拉起了一支步隊?
邱知府說,洋貨?現在洋貨比土貨通暢,那是製工之藝優於我。
陳熾聽其口氣,曉得這知府剛強,難與解勸。因而說,我在戶部時,尚書侍郎曾就厘金一事作過商討。他們以為,厘金乃朝廷不得已之舉,現在海防未撤,難遽議裁,他時物力稍豐,即當奏請停止。這是朝庭洞悉民艱、保全大局之舉。傳聞有些官吏安常習故,不能仰體聖慈,增立比較之法,變本加厲。
邱知府說,厘金不如賦。賦出於地,按畝加征,無庸增設一官一役,民輸一錢,朝庭即獲一錢之用也。厘金則不然,百物滯銷,四民俱困,天下設卡數百,置官數千,增役數萬,國度所得,不能及半,自有比較之說,可增不成減,收羅四布,違額取盈,所謂病民甚於加賦。這就是理,我也常聽此說。但是,厘金既裁,就會導致國用不敷,這就是勢。當年長毛反叛,湘軍淮軍幸有此厘金籌款,替朝庭分憂。厘金的進獻可謂大矣!
八句短詩,陳熾一揮而就。朝硯台看了一眼,恰好用完餘墨。想到即將到來的南昌詩會,陳熾有些鎮靜。他把旅途當作觀光,從會昌到贛州,從貢水到贛江,一起詩興大發。
邱知府說,與君一席暢談,自是頗長識見!隻是三人來訪,並非專談厘金的大事理吧?有何指教,還請明示。
小吏看了看陳熾說,你是甚麼人?不是甚麼人都能見到知府大人的!你一個墨客,考上秀纔沒有?等你做上了官,就跟知府一樣了!賴大哥說,這是戶部的官員陳熾陳大人,來自都城的大官,看你有眼不識泰山,到時會讓你有好果子吃的!他明天來就是整治你們亂免費的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