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_黃埔(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第二,采納黌舍講授予實際鬥爭相連絡的原則,使門生鍛練成為反動軍兵士。

第十八期門生分2個總隊。第一總隊於1941年4月1日參軍。1943年2月畢業於成都北校場,計1600人。第二總隊於1941年11月25日參軍。1943年10月8日畢業於成都南校場,計1237人。

第二十二期

本期門生畢業,正逢抗戰勝利,日本投降以後,天下群眾都分歧要求重修一個獨立、自在、民主,同1、強大的新中國。但海內戰役隨即又發作。無法自該期畢業生起,很多而又成了為內戰辦事的東西。

第二十期門生於1944年3月20日參軍,分步兵、馬隊、炮兵、通訊兵、輜重兵、工兵6個科。1946年春並廣西6分校門生入校。1946年12月25日畢業於成都北校場,計1116人。

總計本期畢業生達6038人。人數激增,為曆期畢業生所不及。且逢本校受命改製,於1946年除夕將中心陸軍軍官黌舍,易名為“陸軍軍官黌舍”,實際規複1924年景立之初的校名,長達二十餘年擔負校長的蔣介石,改任名譽校長。委任一期門生,成都本校教誨長關麟征升充校長。改製的主旨是要將本校辦成”**開端乾部養成教誨的搖籃”。

本期自1941年初連續招生,直屬本校的有兩個總隊:第一總隊1941年4月1日參軍,計1600人。因原校址不敷,分駐於草堂寺、青羊宮等地。次年升學後纔將步兵大隊,工兵大隊遷北較場,特科大隊遷西較場。1943年2月畢業、畢業生實1215人;第二總隊1941年11月25日正式參軍,駐成都南較場,計1237人,分為步兵六隊,馬隊一隊,炮兵二隊,工兵二隊,輜重兵一隊通訊兵一隊,1943年10月8日畢業。本期連同各地分校畢業門生共為十四個總隊,七個獨立大隊和三個獨立中隊,包含步兵、馬隊、炮兵、工兵、輜重兵、通訊兵及適應抗戰亟需之兵種。其分校畢業總人數尚未見切當統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