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_黃埔(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光陰本帝國主義繼上海“一&m;#8226;二八”事情以後,企圖進一步侵犯華北,以武力相威脅,向我國提出對華北統治權的要求。由此引發北京門生掀起了“一二&m;#8226;九”門生愛國反日活動,天下粹生紛繁呼應。本期門生也與南京門生結合會投入鼓吹抗日活動,擁戴“停止內戰,分歧抗日”的主張。

第六期分為廣州黃埔和南京兩地學習: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批入校,初為參軍生。1926年3月經參軍生升學考覈轉為門生,並停止昌大的開學禮。學習科目分步、炮、工、政治和經理五科,同年十月畢業。門生人數2654人。

南京六期,1927年底,在南京原擬籌辦建立中心軍事政治黌舍,至1928年3月再改名為中心陸軍軍官黌舍,作黃埔本校的持續。而將原黃埔本校門生改作南京本校的預科生。首批門生是來源於黃埔本校招收的第六期參軍生。他們因國共分裂使黌舍一度陷於停頓而分離各地。至1928年初,連續應南京本校和同窗會之召而連續到杭州集合受訓,計有1026人。不久轉往南京受訓,故稱南京六期門生。另有部分在南京新考取參軍的門生,以及原長沙分校門生,武漢分校門生,學兵團學兵,福建陸軍乾部黌舍門生,第十四軍、四十四軍軍官講習所門生落第二十六軍軍官團學員等,都接踵併入本校,分紅步兵第1、2、3、四大隊、和炮兵大隊、工兵大隊、交通大隊及輜重區隊等,都編入第六期門生行列,使本期門生增至3534人,於1928年3月正式開學,1929年5月前後畢業。實計畢業生為3252人,稱南京本校六期一總隊,與黃埔本校六期二總隊總計畢業生為3970人,統稱為本校六期門生,都派往各地百姓反動軍中辦事。

第二,采納黌舍講授予實際鬥爭相連絡的原則,使門生鍛練成為反動軍兵士。

第十九期門生於1942年5月參軍,分為步兵、馬隊、炮兵、工兵、特彆班、輜重兵、通訊兵7個科。1945年4月14日畢業於成都西校場,計902人。

總計:41386人,抗戰陣亡2萬餘人。

第十五期

本期自1941年初連續招生,直屬本校的有兩個總隊:第一總隊1941年4月1日參軍,計1600人。因原校址不敷,分駐於草堂寺、青羊宮等地。次年升學後纔將步兵大隊,工兵大隊遷北較場,特科大隊遷西較場。1943年2月畢業、畢業生實1215人;第二總隊1941年11月25日正式參軍,駐成都南較場,計1237人,分為步兵六隊,馬隊一隊,炮兵二隊,工兵二隊,輜重兵一隊通訊兵一隊,1943年10月8日畢業。本期連同各地分校畢業門生共為十四個總隊,七個獨立大隊和三個獨立中隊,包含步兵、馬隊、炮兵、工兵、輜重兵、通訊兵及適應抗戰亟需之兵種。其分校畢業總人數尚未見切當統計。

本期門生,有黃埔本校和南京本校之分。二者環境各有分歧:黃埔六期,先是李濟深於1928年5月以中心政治會廣州政治分會名義將本校改名百姓反動軍軍官黌舍。門生原在1926年10月正式退學,學習科目有步、炮、工、經理四科,計參軍生達4400餘人。其門生來源廣及緬甸、越南、朝鮮、南洋群島等地。但這六期門生與五期門生一樣,亦因國共分裂與鬥爭和處所權勢的粉碎,使門生分離特多,留在黃埔本校的門生至1929年2月畢業者僅718人。為與南京本校六期一總隊有彆,該期稱黃埔六期二總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