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晚依戀_第四十九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不失其所者久。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大音希聲﹔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殺人之眾,以哀思泣之,克服以喪禮處之。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章

六合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視之不見,名曰夷﹔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故不成得而親,不成得而疏﹔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損之又損,乃至於有為。

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奠不輟。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實其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誠全而歸之。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品德經」:第十二章

恒也。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夫兵者,不祥之器,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虛其心,

虛其心,

老子:「品德經」:第六十五章

夫二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保此道者,不欲盈。

飂兮若無止。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治人事天,莫若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故賢人雲:

六合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混兮其若濁﹔

為有為,事無事,味有趣。

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六章

弱其誌,

老子:「品德經」:第十五章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夫唯嗇,是謂早服﹔

我獨泊兮,其未兆﹔

是以賢人之治,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品德經」:第六十四章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何謂貴大患若身。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知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不尚賢,使民不爭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