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晚依戀_第四十九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殺人之眾,以哀思泣之,克服以喪禮處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死之徒,十有三﹔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品德經」:第五十一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不尚賢,使民不爭

大音希聲﹔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六章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孰為此者。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有為之無益。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故能成其私。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

常使民無知無慾。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出世入死。

民之處置,常於幾成而敗之。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昔之得一者: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覺得道。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八章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虛其心,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儼兮其若容﹔

曠兮其若穀﹔

上善若水。

無執,故無失。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樂與餌,過客止。

死而不亡者壽。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弱其誌,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強其骨。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非以其忘我邪。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其次,侮之。

大象無形﹔

雄師以後,必有凶年。

地無以寧,將恐廢﹔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曠兮其若穀﹔

故立天子,置三公,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道常知名。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老子:「品德經」:第十章

不失其所者久。

天下無道,兵馬生於郊。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孰為此者。

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