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兮若畏四鄰﹔
是以賢人之治,
是以賢人之治,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骨弱筋柔而握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老子:「品德經」:第十章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弱其誌,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虛其心,
儼兮其若容﹔
老子:「品德經」:第五十四章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強其骨。
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不言之教,有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虛其心,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廣德若不敷﹔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是以賢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是以賢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賢人之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是以賢人之治,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夷道若纇﹔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希言天然。
道常有為而無不為。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敦兮其若樸﹔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老子:「品德經」:第五十九章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非相形,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強行者有誌。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品德經」:第五十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五十三章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大象無形﹔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老子:「品德經」:第六十三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老子:「品德經」:第六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