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8』子張學乾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他,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
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35』子曰:“蠻夷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21』子曰:“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13』子曰:“巧舌令色,鮮矣仁!”
冒昧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219』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
『212』子曰:“君子不器。”
『2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
『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
『48』子曰:“朝聞道,夕夕死可矣。”
『2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
『3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414』子曰:“不患無位,患以是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君以忠。”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成行也。”
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亦可宗也。”
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27』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
斯乎!”指其掌。
『1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熱誠也。因不失其親,
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者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文獻不敷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41』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矣,我未見也。”
何故彆乎。”
慍,不亦君子乎?”
『5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覺得絢兮。何為也?”子曰:“繪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
**作者碼字不易,請大師回絕盜.版支撐正.版,本文由獨發,回絕轉載!**
『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