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或謂:“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甯戚。”
斯乎!”指其掌。
過後素。”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君以忠。”
其他,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此中矣。”
“但是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21』子曰:“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車兒),小車無(yue4
『2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
『3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鬆,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