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_第12章 陰符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本性人也,民氣機也。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餘嘉錫《四庫撮要辯證·道家類·陰符經解一卷》: “案《隋書 ·經籍誌》,有《太公陰符鈐錄》,又《周書陰符》九卷,皆不雲黃帝。《集仙傳》始稱唐李筌於虎口岩石室得此書。題曰:“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羽士寇謙之藏之名山,用傳同好。”已腐敗。筌抄讀數千篇,竟不露其意,後於驪山遷老母,乃傳授微旨,為之作注。其說怪誕不敷信。胡應麟《筆叢》,乃謂蘇秦所讀即此書,故其書非偽,而托於黃帝,則李筌之偽。考《戰國策》載,蘇秦發篋得《太公陰符》具有明文。又曆代史誌,皆以《周書陰符》著錄兵家,而《黃帝陰符》人道家,亦足為判然兩書之證。應麟假借牽合,殊為未確。嘉錫案: ……昔晉哀帝興寧二年,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獄魏夫人降落,授弟子楊羲以上清真經,使作隸寫出,以傳句答應謐並第三息許擁,事見《真誥·運題象》,於時所出道經甚多,《黃庭經》即出因而時。……厥後杜京產將諸經籍往剡南,吾疑《陰符經》即為此輩所作。以其有強兵克服之術,故京產弟子孫恩,遂因之以反叛。”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然之道靜,故六合萬物生。六合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竄改順矣。

《陰符經》的作者,向來講法不一。共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觀點以為是黃帝所撰,伊尹、太公、範蠡、鬼穀子等注。第二種觀點以為是寇謙之所作,其按照是因為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謂此書是“上清羽士寇謙之藏諸名山”。第三種觀點以為是唐朝中期的李荃所作,持這類觀點的有宋朝的黃庭堅、朱熹等。第四種觀點以為是南北朝時一名“深於道者”所作。

宋任照《黃帝陰符經註解》序:“陰者暗也,符者合也。故天道顯而彰乎大理,人道通乎妙而不知,是以黃帝修《陰符經》以明天道,與人道有暗合大理之妙,故謂之陰符焉。”

楊文會《陰符經發隱》曰:“隱微難見,故名為陰;妙合大道,名之為符。經者,萬古之常法也,先人撰述如緯。”略補註:黃者中心之色,帝者晦明之先,中以統五行,帝以先萬物,調合萬有,誠乎中庸也。

地發殺機,龍蛇起陸;

喜好新世紀羽士討餬口指南請大師保藏:新世紀羽士討餬口指南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期其聖,我以不期其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陰符經以《易》通《老》,李筌分為“神仙抱一之道”、“富國安人之法”、“強兵克服之術”,全書以隱喻闡述攝生,愚者不查謂兵法機謀等說或謂蘇秦之“太公陰符之謀”皆離旨甚遠。如《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數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認定是一篇兵法。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

故曰食當時,百骸理;

宋蹇昌辰《陰符經解》序:“……黃帝鼻祖,道家者流。欲廣真風,得元女三百餘言,複係以一百餘字,綜合萬化之機,權統群靈之妙,藏微隱妙,賅天括地,其經簡,其意深,理歸於得意者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