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龍虎山天師道,西山萬壽閣淨明宗,閣皂山靈寶宗,麻姑山北帝派,和會心書院五個門派。
青海:青海劍派,血刀門,明教,崑崙派。
紅螺騰焰碧峰巔,螺去潭空不記年
全真龍門派的觀宇遍及天下各地,總部則是在北京的白雲觀。
雲南:天龍寺,點蒼派,雪山派,沐王府,無量宮。
吉林:天池派,棒棒幫,渤海派。
重慶:唐門。
甘肅:靈鷲宮,崆峒派。
元初,丘處機自西域大雪山覲見成吉思汗,東歸燕京,賜居於太極宮。當時宮觀一片苦楚,各處瓦礫,長春真人遂命弟子王誌謹主領興建,用時三年,殿宇樓台又煥然一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蒲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極宮為“長春觀”。七月,丘處機仙逝於長春觀。次年,門徒尹誌平在長春觀東側下院建處順堂藏丘祖仙蛻,白雲觀遂稱為全真龍門派祖庭。元末,比年爭戰,長春觀原有殿宇日漸衰圮。明初,以處順堂為中間重修宮觀,並易名為白雲觀。清初王常月來白雲觀,並公開傳戒,受戒的龍門派弟子得其教法,廣傳於各隧道觀。今全真教徒大多數屬龍門派,白雲觀也就被稱為全真道第一叢林。
在元朝成吉思汗期間,為庇護紅螺寺,以法典《大紮撒》為根據,公佈雕刻“榜示碑”並安設於寺廟廟門牆上。“榜示碑”概述了紅螺寺本是皇家寺院,是為皇室祈壽祈福的處所,各色人等不得對本寺非理搔擾,並肯定了寺廟的邊界和地盤樹木等,不得侵犯、砍伐。
廣東:兩廣技擊會,十星教,紅林大教,六壬派,珠海普陀寺,新廣東幫。
遼寧:淨衣派,神龍派,馬仙會。
山西:玄霄派,清冷寺,懸空寺。
銀狐洞,又稱三英洞,位於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因發明天下溶洞中罕見的形似狐狸的大型紅色方解石晶體而得名,被稱“中華國寶”。這個門派的功法普通,但是會用奇石作為兵器寶貝,很有奇效。
文旺閣的喜好搞點兒木頭造物,也是實業大於修行的門派。
西藏:密宗。
能鼻哼白氣製敵,口哈黃氣擒將。
湖北:三豐派。
白雲觀前身係唐朝的天長觀。據載,唐玄宗為“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觀。觀內至今另有一座漢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傳聞就是唐朝的遺物。金正隆五年 (1160),天長觀遭火警燃燒殆儘。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用時七載,至大定十四年(1174)三月完工。金世宗賜名曰“十方天長觀”。泰和二年(1202),天長觀又不幸罹於火警,僅餘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極宮”。金宣宗貞佑二年(1215),國勢不振,遷都於汴,太極宮遂逐步荒廢。
陳腐的白雲觀,現在已成為都城北京的一大名勝,以其奇特的魅力吸引著國表裡眾香客遊人。每年春節的風俗廟會,更是遊人如織,熱烈不凡。
清攝政王多爾袞為保大清江山永固,朝拜紅螺寺後親筆題匾《大光亮藏》並掛於大雄寶殿。後匾額隨大殿拆毀而丟失。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康熙帝聖駕紅螺寺降香,在寺前竹林西側的山亭中設禦座賞竹。後懷柔知縣吳景果寫詩《竹下作》:“……六百一十有三杆,特令中官記其數……”反應了康熙天子賞竹時的景象。清嘉慶年間為了庇護紅螺寺廟產,在大雄寶殿前設立了“四至石碑”,碑文中明白紅螺寺八個方向的範圍邊界。此碑現仍立於紅螺寺大雄寶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