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見柴榮態度果斷,王崤峻也不便再膠葛於此事。他頓時轉移話題,順手拿起另一隻小木箱中盛放的,用紅綢包裹著的玻璃鏡子說道:“陛下,這是草民送給陛下的第二件禮品――玻璃鏡子。”

不過,這些都是對不知內幕的人來講的。這類所謂的琉璃在外洋也有,不過在草民之前住的海島上,這東西被稱為玻璃。在島上,用這類玻璃製造的器物屬於居家常用之物,代價極其昂貴。即便是平常百姓之家,也還是用得起。

此時就聽那位張姓大臣說道,“陛下,臣也覺得此物確切有些用處,就是不曉得其製造起來是否輕易。如果製造體例過分囉嗦,破鈔過分昂揚,隻要個彆統兵大將才用得起的話,其在軍中的感化就要大打扣頭了。”

就在趙匡胤想向柴榮建議多采購一些望遠鏡,以便為禁軍每個軍批示使都配一隻時,中間那位張姓大臣卻攔住他的話頭,說道:“陛下,臣感覺這個王崤峻的報價恐怕有假。”

所幸草民的結拜兄弟中有人曾在外洋島國粹習過玻璃的製造體例,來到中土後便試著用中土的質料做出了一批玻璃。厥後,其他兄弟又操縱這些玻璃,再加上在外洋學到的望遠鏡製造體例,製造出了這類單筒望遠鏡。恰是有了這些先決前提,這些望遠鏡的造價纔會像草民說的那樣昂貴。並且,三十貫還是全部望遠鏡的本錢,如果單算玻璃鏡片的本錢,還要再低一些。”

這位張姓大臣這麼說話未免有些雞蛋裡挑骨頭。要曉得,就算朝廷想給軍隊裝備望遠鏡,也隻要少數初級將領纔有資格獲得。畢竟這東西對本身有效,同時對仇敵也有效。如果發得太多,設備望遠鏡的軍官級彆太低的話,很能夠會被仇敵獲得,反過來對於本身。是以,就算這東西造價再高,朝廷也完整有才氣為軍隊裝備上。不過,對於崇尚儉仆的柴榮來講,本錢題目還是不能忽視的。因而,在張姓大臣說完後,柴榮便問王崤峻道:“王崤峻,汝且說說造如許一隻望遠鏡要多長時候,破鈔多少。”

說著,他將手中拿的望遠鏡舉起,用手指敲了敲上麵鑲嵌的玻璃鏡片,說道:“陛下,如果臣冇看錯的話,這望遠鏡上所鑲嵌的應當是非常貴重的琉璃或者水晶。據臣所知,這兩種東西在市道上的代價均非常的高貴。不要說全部望遠鏡,就光是這一片琉璃或者水晶,隻怕冇稀有百貫也休想買到。可王崤峻卻說每隻望遠鏡隻需三十貫,這較著是在欺瞞陛下。”

幸虧此時不管是趙匡胤還是柴榮以及那位姓張的大臣,心機都在望遠鏡上,並冇有重視到“代表團”世人的非常反應。穿越眾們在經太長久的鎮靜以後,也都認識到了本身的失態,趕快將頭重新垂下,以免被君臣三人看出非常。

隨後,也不消柴榮扣問,王崤峻便開端不動聲色的演示單筒望遠鏡的用法。柴榮則有樣學樣的遵循王崤峻的體例,將單筒望遠鏡的內筒拉出,把口徑較小的一頭對準本身的眼睛,向殿外望去。然後,他便鮮明發明,一名小寺人的圓臉呈現在了本身的麵前,不但是小寺人的五官長相,就連他臉上的纖細神采都在本身麵前清楚的揭示了出來。被麵遠風景震驚的柴榮忙把望遠鏡從麵前挪開,成果發明那小寺人間隔大殿稀有十丈遠,不消這個所謂的“望遠鏡”的話,慢說是那小寺人臉上的神采,就連他的長相都變得模恍惚糊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