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五十六章 去做私鹽販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這也是冇體例的事”李俊武聽洪妍說到了新型火炮的題目,插了句話道,“後裝線膛炮的加工要比前裝滑膛炮龐大很多,出產本錢的上漲也是再所不免的。”

說著,他轉向了範吾成,問道:“對此,不曉得商貿部有甚麼好體例冇有。”

以是說,齊員外來了固然會為我們帶來新的利潤增加點,但增加的幅度倒是有限的。兄弟估計,這樁買賣做成後,最多也就是能把現在的‘飛龍軍’一年的保持用度給掙出來。如果這兩年還要再持續擴大‘飛龍軍’,並仍然遵循現有的標準停止設備和練習的話,隻怕再多兩個齊員外也不成能讓我們的年度紅利達到上一年度,也就是應曆六年的程度了。”

範吾成見問,先是深思了半晌,然後答道:“正如剛纔十七妹所說,我們隻是一個小個人,而不是一個當局。是以,如果想包管團隊的出入達到均衡,就必須儘能夠多的斥地財路,增加本身的支出。而在這個期間想掙大錢的話,依兄弟之見,除了屬於豪侈品的玻璃產品外,也就隻要鹽和鐵這兩項買賣最贏利了。特彆是鹽,在當代的中國,鹽稅一向是國度的首要稅收來源,在國度的財務支出中所占比例相稱的高,稱得上是朝廷的財務支柱之一了。這一點,光從曆朝曆代對發賣私鹽的打擊力度上便可窺一斑。”

因為,目前我們的利潤增加點主如果在玻璃財產上,而玻璃產品在這個期間屬於純粹的豪侈品,其市場的飽和速率相對要比其他日用品快很多。就現在的環境來看,其利潤是很難耐久保持前兩年那樣高的增加率的――這一點,從上一年度商貿部並冇有完成年初製定的百分之三十的利潤增加率上就能看出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