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癮1_22|11.2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3.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4.1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敷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2.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覺得孝乎?”

4.26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3.18子曰:“事君儘禮,人覺得諂也。”

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5子曰:“蠻夷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覺得絢兮。’何謂也?”子曰:“繪過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2.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3子曰:“巧舌令色,鮮矣仁!”

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罷了矣。”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2.7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故彆乎?”

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成行也。”

2.4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2.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4.13子曰:“能以謙遜為國乎,何有?不能以謙遜為國,如禮何?”

4.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2.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故行之哉?”

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2.10子曰:“視其以是,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熱誠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為政篇第二論語目次

3.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文獻不敷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