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第4章 鐵馬歎餘生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聖旨宣讀結束,徐雲跪接謝恩,禮部侍郎一聲令下,丹樂大起,郊迎之禮就此完成。官員們冇了束縛,三三兩兩熟悉的便就近扳話,也有認得還朝將領的,便紛繁上前慶祝慰勞。太子、徐雲、方旭、袁端諸人仍坐在亭內,卻隻偶爾淺嘗酒菜,私語幾句,皆因四周過於喧鬨,不便扳談。熱烈了半個時候,太子起家道:“徐徒弟連日勞累,身子也乏了,隻是依製本日還不能進城回府,便乘我車送徐徒弟回虎帳安息罷。”

此時驛道兩旁三丈開外已被觀禮的百姓圍個水泄不通,熊飛軍軍士將百姓攔於圈外。此時俄然從驛道遠處傳來輕巧的馬蹄聲,三名軍士打馬而來。陳封知是徐雲派人聯絡。隻見那三人在方旭等人五丈外滾鞍上馬,快步跑到諸人麵前見禮。鴻臚寺少卿迎了出來。便在此時,方、袁諸人突聽身先人聲切切,回身看時,卻見一個年青人在十餘人簇擁下走了過來。

太子看著他,俄然不知說甚麼,二人都沉默了。

徐雲道:“殿下年已弱冠,聖上雖未令殿下理政,殿下也該好學政事纔是,實不該再率性了。”

太子緊緊盯著徐雲道:“徒弟,聖上到底是何企圖,我到底該如何做纔是?”

鄭國延佑七年初春,北國大地冰雪方纔溶解,燕國前將軍慕容不離便儘起南庭精兵馬步軍共十萬伐鄭。

太子與方、袁諸人一同站在驛道之上等待王師回都。鴻臚寺少卿與徐雲派來的三名軍士交代幾句,那三人便打馬去了。過未幾時,便聽得遠處畫角齊鳴,軍樂高奏,而後百餘名近衛親軍圍著十六匹健馬拉著的纛車闊步而來。那纛車丈二見方,四角站著四名護纛將官,舉頭按劍。車中心豎著兩丈餘高的旗杆,兩尺粗細,纛旗青紅兩色流蘇,米黃色旗麵上繡著鬥大的“鄭”字,在陽光下奪睛耀目。

太子微微一哂:“受罰也不過閉門讀書罷了,難不成當真為這點小事廢了我?我夙來不見外臣,便是閉門讀書也無大礙。隻是徒弟晉位少保,於我也便成了外臣,今後便不能不時拜見徒弟了。”

鄭燕兩國近十餘年幾近每年都有兵爭。燕國居於苦寒之地,出兵伐鄭隻為劫掠財帛賦稅,並擄掠人丁為奴。鄭國鎮守鄭燕邊疆的是鳳翔軍都批示使李允,麾下有禁軍五萬,廂軍三萬。兵馬已是鄭國各邊鎮最多的了。但鄭燕兩國邊疆有五百餘裡長,分兵駐守便已兵力不敷,還要不時防備代國,更是捉襟見肘。

太子低頭道:“弟子曉得了。”過了半晌,太子方昂首道:“徒弟,我隻怕今後再見徒弟也不易了。”

辰正時牌,鼓角爭鳴,一隊隊金吾衛軍士舉著戈矛列隊行出,沿驛道設防。這邊便有禮部、鴻臚寺官員號召各官員到蘆棚外等待。那邊金吾衛軍士列於驛道兩側,軍官則於彩坊兩邊按劍矗立,分段批示。待金吾衛軍士排布結束,又有一百六十名羽林衛軍士行出,各個手持斧鉞瓜戟,各色采旗,在道中心雁翅排開。隨後尚書左仆射中書侍郎方旭、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袁端率著張銓、蔡聳、四位中書舍人、禮部尚書、禮部侍郎、鴻臚寺卿、鴻臚寺少卿等諸人走出,站於驛道中心。

輅車緩緩行進,駕者是太子親信之人,保護侍從皆在五尺開外,也都是太子親信,徐雲還是抬高聲音道:“臣子如何敢妄自測度聖意。隻是當年聖上立你為太子也是情勢所迫,後又尋機欲廢你太子之位,幸而群臣力保方得免。這些年來隻許你讀書,卻不令你學習政務,或隻是不想放權罷了。現在朝中臣僚多心屬太子殿下,聖上雖身居後宮,對朝中大小事件也還是瞭如指掌,如何不知這此中短長乾係。臣覺得,聖上若不讓殿下理政,便還是顧念父子之情,隻貶黜殿下身邊臣子,以警殿下便罷了;如果聖上令殿下理政,那隻怕便是已下定決計,恐有不成言說之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