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第4章 鐵馬歎餘生 (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實在政事堂統統人都明白,這份奏疏的呈現,最後隻要一個成果,那便是奏事兩邊此中一方退出朝堂。但政事堂必必要有一個措置體例,如果甚麼都不做便是怠政,瀆職。細細想來,這五個彆例確隻要明刊邸報可行。方旭無法,隻得首肯。崔言便召知銀台司與都進奏院,命明日刊印此奏疏。

徐雲又叩了一個頭,道:“陛下,臣這便去了,陛下保重禦體。”聲音已哽咽,卻還是起家,拿起梁冠,大步退了出去。

徐雲冠帶朝服,結束整齊來到紫宸殿鄭帝寢宮。鄭帝盤膝坐於榻上。徐雲進殿行了膜拜大禮。

徐雲道:“陛下為臣開解,臣感激不儘。然臣請致仕卻也非全為剋日之奏議。臣年事已高,身子常有不豫,前日出征北疆,便生著力不從心之感。滿縣失於賊手,四周百姓被掠,皆是臣之過。臣思之,恐今後精力更加不濟,有負國度、陛下之望,況臣後輩將軍儘有能征善戰、智勇雙全,不遜於臣者,足以勝此重擔。是以請辭,容臣歸老林泉,保養天年,請陛下恩準。”

鄭帝看著徐雲道:“你不必如此慎重。本日宣你來不是朝堂奏對,不必拘束。剋日朝中有些於你不甚好的言語,你也不必過於掛懷。天下事,有很多是朕也不能擺佈的,你雖位極人臣,卻也有力有不逮之處。順其天然就好,事事掛懷,豈不徒增煩憂。”

鄭帝道:“如何行這大禮?雖已入秋,氣候還熱,如何穿成如許?年事大了最是怕熱,莫非你不怕熱?帽子摘了,坐那邊椅上。”

冇有批覆,冇有留中,洪福傳諭,宣徐少保覲見。時鄭國延佑七年七月二十。

徐雲昂首,已流下淚來。鄭帝眼中也似有不捨之意,卻還是緩緩道:“朕剛纔說了,不時到梁都來見朕,朕也想與你敘話昔日之情。本日朕也乏了,你便先歸去罷,過後自會有恩旨的。”

徐雲起家跪下道:“臣謝陛下。”說罷叩首伏地。

鄭國延佑七年七月二十一,鄭帝下旨:少保徐雲封海豐侯,加兗海節度使,原封賞食邑還是,恩允致仕。

徐雲道:“陛下說的是,臣不過胡想一回罷了。臣一介武夫,哪有甚麼治國良策,便有胡思亂想之策也不敢與陛下、相公們提及,徒增笑柄耳。臣讀書不精,不求甚解,隻聞自古坐享其成者難以抖擻,不思進取者滅亡有日,卻不知是何事理。臣年已老,書讀過便忘,話聽過也記不得,隻盼著將來有人能代臣在疆場上為大鄭武人掙回榮光,便足慰臣心了。”

鄭國旬日或十五日刊印一次邸報,三日火線才刊印一次,現下為這份奏疏,隻得加刊一次。邸報印出後旬日以內,鄭國全境郡府州縣官員便都能看到了。

洪福承諾一聲,上了茶來,便又回身退出寢宮。徐雲端起茶盞,輕喝一口便放下,還是雙手放於膝上,肅但是坐。

方、袁二人也早已推測,是以拿到奏疏,二人冇有半晌遊移便直奔紫宸殿。但鄭帝還是冇有見他們。

冇有比及旬日,徐雲便上疏了。

鄭帝點頭道:“好,你三子都已成器,可謂虎父無犬子。今後要靠他本身了。你放心,朕也會經常照顧的。”

邸報收回後,朝中反而冇有了群情之聲。冇有人情願牽涉到“結黨”如許的事中。統統人都曉得,牽涉到如許的事隻要一條路可走。果如所料,徐雲上疏請致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