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第5章 邊庭傳烽火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拂去身上積雪,盧豫才與屋內諸人一一見禮,又對方、袁二人笑道:“我還道二位相公把我老盧丟到漢中,已忘了我此人了。”三人談笑一陣,方讓至裡間暖閣說話。

“這些我以往奏疏當中都有臚陳,現下不及細說。自接召之日起,我便日夜兼程趕回梁都,卻不知聖上召我回都之意。我等臣子總要做奏對籌辦,不知二位相公可知聖上之意?”

盧豫道:“相公說那裡話來,盧豫戍邊三年,本日回梁都便如遊子歸家,見家中雍睦泰寧,心中自是如樂之和。這都是二位相公之功,何來怠慢一說。”

袁端笑道:“盧象山起了愛才之心。似楊顯這等人,便該在邊關效力纔有效武之地。”

看看時候已是巳時二刻,方旭又道:“象山回都,自是要請見聖上的,此時聖上想必已盥洗過了,象山這便去紫宸殿麵聖罷。若另有事,待麵聖後再來這裡,我二人恭候。若無事,待明日閒暇,為象山拂塵洗塵時再敘。”

盧豫道:“是。蜀主孟焱繼位四年,甫接位便任用原太子府長史夏侯蹇為利州刺史,加大司馬銜,鎮守利州。麾下擁兵五萬餘,分駐青烏、朝天、白水等處,與我隔沮水相望。蜀主孟焱乃是妄圖吃苦之輩,本偶然與我兵戎相見,任用夏侯蹇,隻為守住入蜀樊籬,保他安享繁華罷了。然那夏侯蹇倒是個有大誌之人,我觀此人厲兵秣馬,有圖我漢中之意。”

正說著,突見門簾翻開,一人哈腰走進屋來。穿戴三品紫色朝服,頭戴梁冠,待他直腰站定,纔看清此人高大魁偉,比凡人高出一個頭去,身上儘是落雪,重新到腳都是白的,嘴邊髯毛上已結了冰碴。方旭細心看了看方纔認出,哈哈笑道:“呦,本來是盧多數司回都啦。快快,給盧都司拂雪。”

袁端道:“象山遠道回都,我等原是該迎的。隻是原想著要到臘八前後才獲得,我與方相公還曾論及此事。剋日忙於冬節之事,未曾問及象山去處,實是我等疏失,象山不要見怪纔好。本日太子設席,除方相公與我,皆是太子內臣,我二人也不能為象山拂塵了。本日象山便回府,好好與家人過個節,待明日得閒,方相公與我定為象山拂塵洗塵。”

袁端立即抬開端,盯著盧豫道:“哦?莫非象山覺得收蜀機會已到?”

方旭道:“象山有此心,實乃我大鄭之福。”略頓一頓又道:“前日象山的請功奏疏我已看了,其彆人也還罷了,那楊顯本是戴罪之身,到軍中不過三月不足,象山便奏請他連升兩級,任統製使,是不是升的太快了?”

盧豫道:“蜀中自古便是天府之國,糧草豐美,物產敷裕,且有陣勢之利,外軍極難入蜀,百餘年未經戰事。是以國富民安。蜀昭帝雖非聖主,卻也可稱得上賢君,在位二十年,輕徭薄賦,廣施恩德,蜀中百姓安居樂業,民氣附之。當今蜀主繼位以後,卻大興土木,廣納後宮,窮奢極欲,目下又有加征課稅之端倪。然卻也有普通好處,任用之人還是奸佞賢達之老臣,夏侯蹇便是其一。是以昔日根底未動。現下西蜀天下養兵不過十餘萬,五萬屯於利州,三萬屯於夔州,其他屯於劍、綿諸地,守其險要之隘。軍心民氣皆附之,等閒未可圖也。然若等得三年五載,朝中老臣或致仕、或黜退、或戍邊,待朝中正臣皆去,蜀主身邊那些奸佞宦侍掌政,蜀主之罪過必定昭彰,蜀中民氣背叛之時,方是收蜀之時。到當時,隻需遣一大將,將兵十萬,擊潰夏侯蹇,劍、綿之地雖險,然軍無戰心又有何用?成都必可一鼓而下,蜀中唾手可得。”他想著鄭帝召見,必會問起蜀中之事,是以早想好奏對說辭,現在侃侃而談,便如成竹早已在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