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第5章 邊庭傳烽火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徐恒見世人都看向他,便輕咳一聲道:“這是本年八月間事,梁州縣呈報一宗案子,原是梁州縣內一富戶田老翁,狀告其子田大郎違逆。我朝以孝治天下,以父告子冇有不準的,且這違逆乃是不赦之罪。然梁州縣鞠問後卻不敢下斷,便呈報府裡。我細看檀卷,公然多有蹊蹺,便行文縣裡,將相乾人等拘到府衙重新鞫問,才明白其中情由。”

“此等事如何瞞得悠長,田大郎曉得後卻也無可如何,所幸城內兩處宅子及幾處店鋪房契地契賬簿等原在田大郎處,田大郎便將契簿藏起。田老翁幾番討要,田大郎如何肯給,隻說老父受人鼓惑,今後天然明白。田老翁卻不肯甘休,便將田大郎告到縣衙。”說到這裡徐恒早已說得口乾,便連飲了兩杯。

直到世人都坐穩後,太子方指著那年青人對方、袁道:“這位隻怕二位相公不認得,他現任梁都推官,姓徐名恒字永業。”

太子洗馬程儀忽道:“太子殿下,君臣分際,原不該過分靠近纔是,況是盧象山這般駐邊大將,需防交友邊將之名。”

趙具歎道:“這等事當真聞所未聞,卻不知世兄如何斷得此案?”

崔言回聲站起道:“本日是職下當值。”

方旭道:“太子殿下本日祭天,原是不知,今後見著再敘便是。”

徐恒略頓一頓,見世人已經聽住,便飲了一杯酒,才接道:“這案子說來難辦,情由倒是清楚明白。本來這田老翁在梁都開了十餘家店鋪,運營布匹衣帽等物,店名茂源的便是。城內有兩處宅子,城外也有4、五處莊子。三十餘年間積累下萬貫傢俬。隻是一樣,膝下隻要一子,乃是三代單傳,便是這田大郎。田大郎之母姚氏乃是田老翁正妻,極是善妒,田老翁雖有兩房妾室,卻可貴挨身,幾年間也未產下一兒半女。那很多店鋪便一向由田大郎打理。八年前,田老翁六十餘歲時,正妻姚氏一病歿了,田老翁便欲扶正妾室胡氏。然這妾室原非夫君,乃是當年賤買來的使女,後為田老翁納為妾室。然我大鄭律法製止賤籍婢妾為鄉紳正妻,此事乾礙我大鄭律法。田大郎不肯其父續絃,族中之人亦不同意,田老翁隻得作罷。”

正堂早已擺好四桌酒菜,太子令眾官員退席,又引著方、袁二人進了西側小廳。

程儀雖仍板著臉,但當朝輔弼賠罪,卻也不得不該,便也舉杯飲了。袁端不由悄悄佩服方旭宰相氣度,卻也心中猶疑。聽方旭話中之意,竟似將太子視作當明天子普通,他如此毫無顧忌,這桌上之人天然都是太子近臣了,那本身該如何自處?公然自古以來宴無好宴,悔怨本日該找藉口推了纔是。

方旭道:“太子何必憂心,徐少保現居齊州府曆城縣,太子出巡雖不易,召少保回都相見也不是難事。”

袁端已出了一身盜汗,徐恒說得甚麼已不在心上,心中隻想著如何儘快逃離這宴席。

太子對方旭道:“聽聞盧象山昨日還都了?”

小廳內暖意融融,酒菜也早已擺好,卻冇有分席。隻擺了一張大八仙桌,七張花梨方椅,每張椅下各有一個燃的正旺的炭火盆。四周侍立著兩名內侍,六名宮女。

袁端道:“律法雖重,然民氣亦不成違。田大郎所為實在道理當中,豈能夠此罪之。然父亦不成忤,或可輕責田大郎杖二十,以田氏田產分之,令田大郎分炊單獨度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