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威勝軍乃是軍鎮,城中百姓希少,城外百姓更是早已自尋活路去了。為因是前敵之地,是以城池雖小,城牆卻修造得非常堅毅。杜摯自到而後,並未有涓滴懶惰,早將守城東西籌辦充沛,並不怕代軍來攻。
進了城內,草草吃了飯,秦玉、徐恒、劉遜、杜摯四人圍坐一處,杜摯將威勝軍情勢細細稟與秦玉。
那霍邑在平陽府晉州治下,距代國陽涼南關不過三十裡,正坐落在汾水河穀出口之上,陣勢極其險要。
世人在正堂落座,秦玉神采稍有和緩,道:“紹存,說戰事罷。”
張先、趙廣與霍邑令出城相迎,秦玉神采陰沉,一言不發,隨世人進了霍邑。這霍邑是邊疆重鎮,自來便有巡檢使司衙門,毗鄰縣衙而建,與縣衙規製普通。因是武事,世人便至這巡檢使司議事。
商討已畢,秦玉又問起晉州戰事啟事。杜摯卻也不得而知。秦玉隻得作罷。
如此一來遼州共有七千兵馬駐守,便可分兵修建防地。和順城東北二十裡處有一嶺名喚漳澤嶺,北三十裡便是樂平山,西南數裡外倒是漳水,陣勢甚佳,秦玉命馬保於此修建營寨,喚作漳澤寨,正可與和順城相照應。
代國太嶽行營左軍都擺設沈園率一萬兵馬駐守於此。此中沈園親率五千兵馬駐於樂平,又分出兩千兵馬駐於漳東北岸,三千兵馬駐於兩邦交界之樂平山。鄭代兩軍各守本土,相安無事,並無衝撞襲擾。
秦玉又道:“紹存,代軍為何俄然起兵來犯?鄭代兩國相安無事多年,莫非當真是無緣無端麼?”
回到城中秦玉也不安息,第二日便與徐恒率馬保亢營兵馬趕往遼州,留劉遜在威勝軍行主將事。又命趙廣率尾營兵馬先行趕往晉州霍邑。
秦玉與他三人商討,現在雄師來援,兵馬充沛,天然還要在城外設營寨駐防方纔穩妥。城西北十餘裡處有胡甲山,山下一片開闊,正合馬隊衝鋒,便由洪鐘率房營騎軍在此駐守。城東北不敷十裡有涅水,陣勢甚是險要,便由張羽率箕營兵馬在此駐守。其他亢營、尾營兩營兵馬便調與遼州、晉州駐守。
兵行數日,過了遼州城,到了遼州邊鎮和順,成彥便駐守於此。
張先又趁其不備,領兵出城襲了一陣,代軍隻得退至霍邑城北十餘裡之河穀處安營。現在兩軍相持,代軍卻又不肯退兵,張先也不敢冒然出城求戰,便遣人來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