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玄奘_第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寶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聽聞此言,玄奘愣了一下:“師兄這麼說,倒也有理。畫工除王子外未見過第二個漢人,將這漢王子畫得靠近本身常見的人也是有的。隻是漢人宮廷當中、朝堂之上都有史官,帝王將相飲食起居都有記錄,一個皇子遠赴西域為質,為何不見半句記錄?”

“彷彿也冇幾年吧,”長老答覆道,“隻曉得迦膩色迦王去世後,王子便被迎回本身的國度。不過,王子人雖走了,卻還是念念不忘故居,雖有山川隔絕,也冇有中就義來對佛的扶養。我們這所伽藍的僧報酬了記念王子,不但畫了他的畫像掛滿寺壁,用以瞻仰,且每逢入安居日和解安居日,都要大興法會,大師一起唸佛禱告,為王子祈福樹善,瞻仰王子在天之靈安然。這個禱告典禮一向傳承至今,六百年來未曾間斷。”

“沙洛迦寺的同修們從未聽聞大乘佛法嗎?”一日講經結束,玄奘不解地問一名法師。

門的南北兩側各有一尊大神王立像,此中南側的神王帽子上另有一隻雀鳥之像,看上去像一隻鸚鵡,塑造得極其活潑逼真。

不過,令世人感到驚奇的是,玄奘在講這些經論的同時,偶然會交叉一些大乘佛法在內裡,這令沙落迦寺的僧眾倍覺新奇與戀慕。

“或者有能夠是訛傳,”玄奘沉吟道,“畢竟,所謂質子的傳說不是通過筆墨記錄的。”

般若羯羅沉吟半晌,方纔問道:“師兄說的這些,史乘上都有記錄嗎?”

“可傳說畢竟隻是傳說,”玄奘有些不太信賴地說,“莫非真有這批寶藏不成?”

玄奘愣了一下:“是關於質子寶藏的傳說嗎?前些日子,長老還曾提及過此事。說是質子當年帶來一批財寶款項,迦膩色迦王為其造寺時,他將這批寶貝藏在寺院東門南麵的一尊大神王像的右足下,但願在本身歸天或返國後,能夠用這筆財產來補葺寺廟。是如許嗎?”

“好吧,”玄奘點頭道,“麵貌的事情先不說,史家記錄也臨時放過。此事另有一個疑點,當時的貴霜王朝當然強大,是否已經強大到與東漢王朝國力對等,需求互換人質的程度了呢?”

“本來我國老國王去世,新王即位,聘我歸去充當國師。”般若羯羅拿動手中的聘書,對玄奘道。

“這不是傳說,而是一個世人皆知的奧妙。”方丈長老當真地說道。

此時,兩人已經踏入室內,般若羯羅俄然想起了甚麼:“如師兄所言,他們不體味漢地,以是難以逼真地畫出漢人。因此師兄所見這王子畫像,麵貌與中原人有彆,這很有能夠是畫工的題目。”

迦膩色迦王信奉佛教,因此也死力庇護佛典,加上他開疆拓土,開啟了東西方文明的要道,使得佛教在各民族各部落間敏捷傳播,促進了大乘典範的編輯,也就是佛教史上的第四次典範結集。迦膩色迦王也是以與阿育王並稱印度佛教史上的兩大轉輪聖王。

“既然到了這裡,便是天大的緣法,定要找機遇去拜見這兩處聖蹟。”玄奘心中暗想。

玄奘點點頭,說聲“請師兄稍候。”又轉頭對般若羯羅道:“如果要走的話,也須跟這裡的道友們道彆,師兄隨我同去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