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玄奘_第三十六章 恒河苦修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怪不得他們能以如許的姿勢站那麼久!本來竟是煉出來的。玄奘也不曉得是應當佩服他們,還是該憐憫他們纔好。

從那今後,恒河水就在印度半島上奔騰不息。

般若羯羅一到這裡,就迫不及待地取水解渴,又濾了一缽遞給玄奘:“師兄嚐嚐,這但是真正的福水!”

玄奘講完這個故事,對目瞪口呆的般若羯羅說:“提婆菩薩深通‘實相’之說,精研‘法性’之學,憐憫眾生,開導勸誘。師兄,我曉得這裡的人崇拜恒河,我也喜好恒河,就像喜好我故鄉的黃河一樣。但是像他們如許,在此他殺昇天,將流過身材的沐浴之水直接拿來飲用,你不感覺是一種弊俗嗎?”

麵前的恒河便是那孕育了文明的大河之一,古印度文明的生長能夠說是循著一條由印度河道域向恒河道域遲緩遷徙的軌跡,接受了這兩條大河的恩澤,在汗青上孕育而生,上升、下落、再上升……起起伏伏,直至被推向高度發財的頂峰……

但是現在,他發明本身光榮得太早了,恒河邊的一座濕婆神廟旁就豎著一根龐大的林伽,前麵一溜神龕裡還供奉著幾十個小林伽,信徒們用鮮花、淨水、青草、生果、樹葉和乾米供奉它們,祈求生養和性力的人還會伸手去撫摩一下,以是,這裡的每一根都被千萬雙的手摸得烏黑髮亮。

國王跋吉羅陀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在喜馬拉雅山苦修了一千年。為他的誠懇所打動,恒河女神化作一名斑斕的女孩來到他的麵前,承諾了他的要求。

數十個天衣教徒赤條條地來到河邊,焚香禱告後,便渡水爬上這一對一對的木樁,一隻手抓住高柱子,一隻腳踩住矮柱子,空著的另一隻手和腳騰空伸開,整小我昂首挺胸腰板伸直,麵孔朝著太陽的方向,緩緩扭轉……這類獨特的姿式看上去更像是一場標榜,直讓玄奘目瞪口呆。

玄奘二人掛單的寺院名叫俱昏荼伽藍,寺中樓閣連成一片,多層亭台間或峙立。這裡的和尚們平常常常集會,清談玄奧,彆的處所的才俊之士也常來此處,尋論問疑。和尚們嚴守清規,禮節甚是殷勤高雅。

“師兄你不要這麼做,”般若羯羅誠心腸說道,“這是佛陀都冇有做到的事情。恒河不但僅是一條河,它代表的是大神濕婆和雪山女神。在人們心中,這既是一種虔誠,也是一種餬口體例。師兄你來自遠國,你不會明白的。”

“四周的人目睹了這一場對白,當場也有很多人覺悟過來,表示接管佛法,情願服從菩薩的教誨。”

玄奘點頭道:“這個故事,也是我在這四周的伽藍中,聽一名修習大乘中觀學說的法師講的。說是有一回,提婆菩薩遊化到了這窣祿勤那國,看到本地人皆以恒河為福水,在此沐浴、修行,乃至投水他殺,以求昇天。菩薩感覺如許做既愚笨又殘暴,便起了悲憫之心,想要感化此國的百姓,竄改這類殘暴的風俗。”

玄奘也很驚奇:“本來師兄竟不曉得這個故事,我還覺得統統的印度和尚都曉得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