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璃江山落_第1章 楔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且說穆宗回朝,心性大減,誌氣衰損,畏北如虎,大梁國力由盛轉衰,武備敗壞,然經此波折,穆宗亦是認清忠奸,起用王賢、姚宇等良臣,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療攝生息,社稷臨時安寧,並無大事。

隨駕諸臣見此窘境,連連上章,要求聖上折返,從長計議,豈料天子大怒,強命行軍,統統軍政事件皆由寺人陳哲專斷,隨征文武大臣不得乾預,違令者斬,導致軍內自相驚亂,未至駐營,兵已乏糧,馬已困頓,棄甲冑,遺戰戈,一起狼籍。

三月後,脫勒承諾梁朝放回穆宗,但是逼迫穆宗簽訂和約,割讓北方三州之地,年年進貢稱臣,遣皇子為質,獻公主為姻,不得侵犯北境。

且說梁朝雄師出鎮穀關,過寧來城,至宣化府。連日風雨,汛情洶洶,門路滑濘,盤曲難行,不時傳出車翻馬傷之事,聲氣愈急。

侯良玉等大將率騎五萬前去阻擊,中伏而死,五萬騎全數淹冇。蠻夷軍隊士氣暢旺,乘勝追擊,一起擯除穆宗至懷宜,隔日則完整包抄懷宜之地。

侯良玉點齊兵馬,束裝待發,但是天子的親信寺人陳哲現在卻力勸蕭瑜親征。樸重英年,意氣風發的梁穆宗蕭瑜,很有一股安邦定國的大誌壯誌,願效仿先人梁□□蕭烈,南征北戰,克定四方,功蓋千秋,遂下命,禦駕親征,二日即行,事出匆急,舉朝震駭。

邊報日至,大梁天子蕭瑜大怒不已,當庭叱責群臣,痛罵邊賊,乃遣征北將軍侯良玉,率兵萬人出禦之。

此役梁軍死傷殆儘,國君被辱,大臣被俘,諸將被殺,騾馬二十餘萬,衣甲兵器,大量輜重儘為北寇所得,元氣大傷,史稱“懷宜之變”。

光陰如梭,轉眼到景熙十五年秋,一日陰霾滿盈,氣候驟變,雷電交集,穆宗蕭瑜病重臥榻,垂垂感到胸悶氣喘,渾身炎熱,一陣短促咳嗽聲後竟又吐出幾口暗紅血液,怕是命不久矣。

但是僅僅一天以後,梁軍前鋒軍隊冒然進步,在囚鷹穀遭受北寇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儘,屍橫遍野,哀聲漫天。

將說雄師開撥,蕭瑜下旨,集結三十萬雄師,命一母同胞的皇弟瑞王蕭鍇、太師齊國公張元信率師以從,戶部尚書秦佐、兵部尚書曹瑾等扈征。

朝廷上至太師,下至舍人,莫不禁止,力言六師不宜輕出,但是蕭瑜隻聽陳哲讒言,不肯納諫,一意孤行。

翌日,王師撤至康安縣,還未休整,蠻夷雄師追至,脫勒下命四周擊之,眾臣倉猝護著穆宗撤離,且戰且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