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後,李煦寧常至此處彈琴煉心。直至翌年。
非論這丹道仙術性命雙修,又或是這道器樂曲形神俱妙,均是為入於天賦有為之境。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虛空粉碎,神升太清。
“老爺子,福爺爺。”李煦寧與二人打一號召,並未逗留,獨自竄入樓內。
一曲畢,李煦寧舉頭而望,一輸明月,昭昭無著。皓然三界外,似百鍊、青銅鏡濯。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宋末閣皂宗羽士鄭思肖將“無絃琴”引入了玄門文藝思惟中,提出“搏無琴之琴,出無聲之聲”的命題。一方麵,他以為“無絃琴”能夠給人一種天然、悠長的審美愉悅之情,他說:“宜彼無琴之琴,無聯可尋。雖無宮商,至樂悠長;欲辨玄黃,狂見荒唐。動靜泯亡,遠邇苦楚;不知其方,天然成章。”另一方麵,他將“無絃琴”加以宗教性闡釋:“無琴之聲,琮琮垮垮。與一氣同生,與兩曜同明,與四時同業,與萬物同榮。”“無絃琴”已成為六合萬物的本源——氣或道——的化身。是以,鄭思肖說:“奚其琴?奚其弦?奚其聲?三者悉泯於無跡,然後吾之心始出;吾之心出,然後與萬化冥而為一。”人們便能夠通過“無絃琴”達到複歸於道、與萬化冥合的長生境地,這也是一種“道一美”閃現的審美之境地。以是張三豐以為修行的真訣乃“吹的是無孔之笛、彈的是無弦之弦”。
從玄門文藝思惟上看,“有絃琴”奏出的是“世樂”,而“無絃琴”奏出的則是“仙樂”。據《隨機應化錄》記錄,有人問何道全“世樂”與“仙樂”的異同:“師日:世樂者,乃宮商角徵羽,鄭衛之音也。亂其耳,動其情。仙樂者,是物外之濁音,正其心,定氣神。聽世樂則放蕩淫邪,聞仙樂則和藹頤真。客又日:何謂仙樂?師雲:無孔笛,無絃琴。”從這個意義上講,“有絃琴”之樂也是一種“世樂”,它亂人耳目、動聽情慾,是一種流俗的鄭衛之音。而“無絃琴”乃是“仙樂”,因為它讓民氣正神定,是一種超然物外的清妙之音。這類“無絃琴”的思惟深深植根於道家、玄門對“靜”的尋求。《老子》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魏源《本義》引呂惠卿日:“乃至音而希聲,象而無形,名與實常若相反者也,但是道之實蓋隱於無矣。”
再如呂祖那天遁劍法“雲重天將雨,錚爾劍有聲”所指便是待性功以後,天賦一炁得意,以元神鑄劍,以天賦一炁溫養,方得道劍之基,道劍,乃元神之劍,心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