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_第11章 王霸(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彼持國者,必不成以獨也,但是鞏固榮辱在於取相矣。身能相能,如是者王,身不能,知驚駭而求能者,如是者強;身不能,不知驚駭而求能者,安唯便僻擺佈親比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綦之而亡。國者,巨用之則大,小用之則小;綦大而王,綦小而亡,小巨分流者存。巨用之者,先義而後利,安不恤親疏,不恤貴賤,唯誠能之求,夫是之謂巨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後義,安不恤是非,不治曲直,唯便僻親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謂小用之。巨用之者若彼,小用之者若此,小巨分流者,亦一若彼,一若此也。故曰:“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之謂也。

德雖未至也,義雖未濟也,但是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臣下曉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陳,雖睹利敗,不欺其民;約結已定,雖睹利敗,不欺其與。如是,則兵勁城固,敵國畏之;國一綦明,與國信之;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修戰備,齺然高低信賴,而天下莫之敢當。故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天下,強殆中國,無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謂信立而霸也。

國者,天下之操縱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成得也,齊湣、宋獻是也。故交主天下之利埶也,但是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將道也。

國無禮則不正。禮之以是正國也,譬之:猶衡之於輕重也,猶繩墨之於曲直也,猶端方之於周遭也,既錯之而人莫之能誣也。詩雲:“如霜雪之將將,如日月之光亮,為之則存,不為則亡。”此之謂也。

國者、天下之大器也,重擔也,不成不善為擇所而後錯之,錯險則危;不成不善為擇道然後道之,塗薉則塞;危塞則亡。彼國錯者,非封焉之謂也,何法之道,誰子之與也。故道王者之法,與王者之報酬之,則亦王;道霸者之法,與霸者之報酬之,則亦霸;道亡國之法,與亡國之報酬之,則亦亡。——三者明主之以是謹擇也,而仁人之以是務白也。

故國者、重擔也,不以積持之則不立。故國者,世以是新者也,是憚,憚、非變也,改王改行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但是厭焉有千歲之國,何也?曰:援夫千歲之信法以持之也,安與夫千歲之信士為之也。人無百歲之壽,而有千歲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歲之法矜持者,是乃千歲之信士矣。故與積禮義之正報酬之則王,與端誠信全之士為之則霸,與機謀顛覆之報酬之則亡。——三者明主之以是謹擇也,仁人之以是務白也。善擇之者製人,不善擇之者人製之。

三者明主之以是謹擇也,而仁人之以是務白也。善擇者製人,不善擇者人製之。

人主者,以官報酬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為能者也。人主得使報酬之,匹夫則無所移之。百畝一守,奇蹟窮,無所移之也。今以一人兼聽天下,日不足而治不敷者,使報酬之也。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必自為之然後可,則勞苦秏(卒頁)莫甚焉。如是,則雖臧獲不肯與天子易埶業。以是縣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為之?為之者,夫子之道也,墨子之說也。論德使能而官施之者,聖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也。傳曰:農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職而聽,建國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摠方而議,則天子共己罷了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禮法之大分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