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_第19章 正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不然。湯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湯居亳,武王居鄗,皆百裡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通達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曷為楚越獨不受製也!

是又不然。血氣筋力則有衰,若夫智慮棄取則無衰。

是不然。天子者,埶位至尊,無敵於天下,夫有誰與讓矣?品德純備,智惠甚明,南麵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震驚從服以化順之。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同焉者是也,異焉者非也。夫有惡擅天下矣。

是不然。以桀紂為常有天下之籍則然,親有天下之籍則不然,天下謂在桀紂則不然。古者天子千官,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於諸夏之國,謂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內,國雖不安,不至於廢易遂亡,謂之君。聖王之子也,有天下以後也,埶籍之地點也,天下之宗室也,但是不材不中,內則百姓疾之,外則諸侯叛之,近者境內不一,遙者諸侯不聽,令不可於境內,甚者諸侯侵削之,攻伐之。如果,則雖未亡,吾謂之無天下矣。聖王冇,有埶籍者罷不敷以縣天下,天下無君;諸侯有能德明威積,海內之民莫不肯得覺得君師;但是暴國獨侈,安能誅之,必不傷害無罪之民,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如果,則可謂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謂王。湯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歸之也。桀紂非去天下也,反禹湯之德,亂禮義之分,禽獸之行,積其凶,全其惡,而天下去之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湯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紂者、民之怨賊也。當代俗之為說者,以桀紂為君,而以湯武為弒,但是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怨賊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為君,則天下何嘗合於桀紂也。但是以湯武為弒,則天下何嘗有說也,直墮之耳。

曰:“惡而不辱也。”

故能夠有奪人國,不成以有奪人天下;能夠有竊國,不成以有竊天下也。能夠奪之者能夠有國,而不成以有天下;竊能夠得國,而不成以得天下。是何也?曰:國、小具也,能夠小人有也,能夠小道得也,能夠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成以小人有也,不成以小道得也,不成以小力持也。國者、小人能夠有之,但是一定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賢人莫之能有也。

是又畏事者之議也。天子者埶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誌無所詘,而形不為勞,尊無上矣。衣被則服五采,雜間色,重文繡,加飾之以珠玉;食飲則嚴峻牢而備珍怪,期臭味,曼而饋,伐皋而食,雍而徹乎五祀,執薦者百餘人,侍西房;居則設張容,負依而坐,諸侯趨走乎堂下;出戶而巫覡有事,出門而宗祝有事,乘通衢趨越席以養安,側載睪芷以養鼻,前有錯衡以養目,和鸞之聲,步中武象,趨中韶護以養耳,三公奉軶、持納,諸侯持輪、挾輿、先馬,大侯編後,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介而夾道,庶人隱竄,莫敢視望。居如大神,動如天帝。持老養衰,猶有長因而者與?不老者、休也,休猶有安樂恬愉如是者乎?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

應之曰:但是以人之情為不惡侮乎?

世俗之為說者曰:“堯舜擅讓。”

子宋子曰:“明見侮之不辱,令人不鬥。人皆以見侮為辱,故鬥於也;知見侮之為不辱,則不鬥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