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_第20章 禮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喪禮之凡,變而飾,動而遠,久而平。故死之為道也,不飾則惡,惡則不哀;尒則翫,翫則厭,厭則忘,忘則不敬。一朝而喪其嚴親,而以是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則嫌於禽獸矣,君子恥之。故變而飾,以是滅惡也;動而遠,以是遂敬也;久而平,以是優生也。

禮者,謹於治存亡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猶且羞之,而況以事其所隆親乎!故死之為道也,一而不成得再複也,臣之所乃至重其君,子之所乃至重其親,因而儘矣。故事生不忠誠,不敬文,謂之野;送命不忠誠,不敬文,謂之瘠。君子賤野而羞瘠,故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然後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飾之,使存亡終始若一;一足覺得人願,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天子之喪動四海,屬諸侯;諸侯之喪動通國,屬大夫;大夫之喪動一國,屬修士;修士之喪動一鄉,屬朋友;庶人之喪合族黨,動州裡;刑餘罪人之喪,不得合族黨,獨屬老婆,棺槨三寸,衣衾三領,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殣,凡緣而往埋之,反無抽泣之節,無衰麻之服,無親疏月數之等,各反其平,各複其始,已葬埋,若無喪者而止,夫是之謂至辱。

故曰: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賢人之名,一天下之功因而就也。故曰:六合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竄改起,性偽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賢人然後分也。詩曰:“懷柔百神,及河喬嶽。”此之謂也。

祭者、誌意義慕之情也。愅詭唈僾而不能無時至焉。故交之歡樂和合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愅詭而有所至矣。彼其所至者,甚大動也;案屈然已,則其於誌意之情者惆然不嗛,其於禮節者闕然不具。故先王案為之立文,尊尊親親之義至矣。故曰:祭者、誌意義慕之情也。忠信愛敬之至矣,禮節文貌之盛矣,苟非賢人,莫之能知也。賢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覺得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覺得人道也,其在百姓覺得鬼事也。故鐘鼓管磬,琴瑟竽笙,韶夏護武,汋桓箾簡象,是君子之所覺得愅詭其所喜樂之文也。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塊,是君子之所覺得愅詭其所哀思之文也。師旅有製,刑法有等,莫不稱罪,是君子之所覺得愅詭其所敦惡之文也。卜筮視日、齋戒、修塗、幾筵、饋薦、告祝,如或饗之。物取而皆祭之,如或嘗之。毋利舉爵,仆人有尊,如或觴之。賓出,仆人拜送,反換衣,即位而哭,如或去之。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狀乎無形,影但是成文。

故禮者養也。芻豢稻梁,五味調香,以是養口也;椒蘭芬苾,以是養鼻也;砥礪刻鏤,黼黻文章,以是養目也;鐘鼓管磬,琴瑟竽笙,以是養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幾筵,以是養體也。故禮者養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