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還是女生的!氣煞我也!_論“他媽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中國人至今另有無數“等”,還是依靠家世,還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革,即永久有無聲的或有聲的“國罵”。就是“他媽的”,環繞在高低和四旁,並且這還須在承平的時候。

⑧“夫子”見《左傳》文公元年,楚成王妹江罵成王子商臣(即楚穆王)的話:“呼,夫子!宜君王之慾殺女(汝)而立職也。”晉代杜預注:“夫子,賤者稱。”按職是商臣的庶弟。“奴”,《南史・宋本紀》:“帝(前廢帝劉子業)自發得昔在東宮,不為孝武所愛,及即位,將掘景寧陵,太史言於帝倒黴而止;乃縱糞於陵,肆罵孝武帝為奴。”,鼻上的紅皰,俗稱“酒糟鼻子”。“死公”,《後漢書・文苑傳記》禰衡罵黃祖的話:“死公!雲等道?”唐朝李賢注:“死公,罵言也;等道,猶今言何勿語也。”

⑩“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周烈王崩,諸侯皆吊。齊後往,周怒,赴於齊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東藩之臣田嬰齊後至則[昔斤]之。’(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爾)母碑也!’”“贅閹遺醜”,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劉備)文》:“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贅閹,指曹操的父親曹嵩過繼給寺人曹騰做兒子。

我生善於浙江之東,就是西瀅先生之所謂“某籍”②。那處所通行的“國罵”卻頗簡樸:埋頭以“媽”為限,決不牽涉餘人。厥後稍遊各地,纔始驚奇於國罵之廣博而精微: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提高同性,真是“猶銀河而無極也”③。並且,不特用於人,也以施之獸。前年,曾見一輛煤車的隻輪墮入很深的轍跡裡,車伕便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車的騾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⑥Artzybashev阿爾誌跋綏夫。參看本卷第164頁注⑤。

②西瀅先生之所謂“某籍”在一九二五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門生反對校長楊蔭榆事件中,魯迅等七名教員曾在蒲月二十七日的《京報》上頒發宣言,對門生表示支撐。陳西瀅在《當代批評》第一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五年蒲月三旬日)頒發的《閒話》中進犯魯迅等人說:“之前我們常常傳聞女師大的風潮,有在北京教誨界占最大權勢的某籍某係的人在暗中鼓勵,但是我們總不敢信賴。……但是這篇宣言一出,免不了流言更加傳播得短長了。”某籍,指魯迅的籍貫浙江。陳西瀅(1896―1970),即陳源,字通伯,當代批評派首要成員。

⑿拓跋氏當代鮮卑族的一支。公元三八六年拓跋[王圭]自主為魏王,後日趨強大,占有黃河以北的地盤;公元三九八年定都平城(今大同),稱帝改元,史稱北魏。

不管是誰,隻要在中國度日,便總得常聽到“他媽的”或其相類的口頭禪。我想:這話的漫衍,大抵就跟著中國人萍蹤之所至罷;利用的遍數,怕也一定比客氣的“您好呀”會更少。借使依或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麼,這便能夠算是中國的“國罵”了。

本篇最後頒發於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語絲》週刊第三十七期。

⒀劉時中名致,字時中,號逋齋,石州寧鄉(今山西離石)人,元朝詞曲家。這裡所引見於他的套曲《上高監司・端方好》。曲子中的“好惡劣”,意即很無知。“表德”,即正式名字外的“字”和“號”。“聲音多廝稱”,即聲音不異。子良取音於“糧”。仲甫取音於“脯”。君寶取音於“飽”。德夫取音於“脯”。《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元朝楊朝英編選的一部散曲選,共十卷(另有九卷本一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