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施钁(jué):用大鋤挖。
燒取硫黃的礦石與煤礦石的形狀不異。煆燒硫黃的大抵步調是:先用煤餅包裹礦石並堆壘起來,內裡用泥土夯實並製作熔爐。每爐的石料和煤餅都有千斤擺佈,爐上用燒硫黃的舊渣袒護,爐頂中間要隆起,空出一個圓孔。燃燒到必然程度,爐孔內便會有金黃色的氣體冒出。預先請陶工燒製一其中部隆起的盂缽,盂缽邊沿往內捲成像魚膘狀的凹槽,燒硫黃時,將盂缽覆蓋在爐孔上。硫黃的黃色蒸氣沿著爐孔上升,被盂缽擋住而不能跑掉,因而便冷凝成液體,沿著盂缽的內壁流入凹槽,又透太小眼沿著冷卻管道流進小池子,終究固結而變成固體硫黃。
凡燒硫黃,石與煤礦石同形。掘取其石,用煤炭餅包裹叢架,外築土作爐。炭與石皆載千斤於內,爐上用燒硫舊滓袒護,中頂隆起,透一圓孔此中。火力到時,孔內透出黃焰金光。先教陶家燒一缽盂,其盂當中隆起,邊弦捲成魚袋樣,覆於孔上。石精感受火神,化出黃光飛走,遇盂掩住,不能上飛,則化成汁液靠著盂底,其液流入弦袋當中,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則固結而成硫黃矣。
煤層挖完今後,如果用土把井填實,二三十年後,煤又會重生,取之不儘。煤層底板或者圍岩中有一種石卵,本地人叫做銅炭,能夠用來燒取皂礬和硫黃(鄙人文臚陳)。隻能用來燒取硫黃的銅炭,氣味特彆臭,叫做臭煤,在北京的房山、固安與湖北的荊州等地偶然還能夠采到。
【譯文】
⑤分金爐內銀銅腦氣有閃成:於分金爐內煉銀、銅等含砒金屬時有偶爾天生的。
⑤蠣蠔:貝殼。
【譯文】
石灰
石膽一名膽礬者,亦出晉、隰等州,乃山石穴中自結成者,故綠色帶寶光。燒鐵器淬於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
用含煤黃鐵礦燒取皂礬,當黃色的蒸氣上升時,也能夠用這類體例收取硫黃。得硫一斤,就要減收皂礬三十多斤,因為皂礬的精華都已經轉化為硫了,剩下的枯渣便成了廢料。
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煆鍊金、石之用。南邊禿山無草木者,下即有煤,北方勿論。煤有三種,有明煤、碎煤、末煤。明煤大塊如鬥許,燕、齊、秦、晉生之。不消風箱鼓扇,以柴炭少量引燃,嫫熾①達日夜。其傍夾帶碎屑,則用乾淨黃土調水作餅而燒之。碎煤有兩種,多生吳、楚。炎高者曰飯炭,用以炊烹;炎平者曰鐵炭,用以冶鍛。入爐先用水沃濕,必用鼓鞲②後紅,以次增加而用。末炭如麵者,名曰自來風。泥水調成餅,入於爐內,既灼以後,與明煤不異,經日夜不滅,半供炊爨③,半供熔銅、化石、升朱④。至於燔石為灰與礬、硫,則三煤皆可用也。
其炭煤礦石燒取皂礬者,當其黃光上走時,仍用此法袒護,以取硫黃。得硫一斤,則減去皂礬三十餘斤,其礬精華已結硫黃,則枯滓遂為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