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後撞上穿越女_第21章 三郎婚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他自小不管是天賦還是境遇,都非常人可比,心下實在是隱有些自大的。大丈夫活著的最高境地,不過就是前人說的“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他一向以為過於沉湎女色會浪費身材,以是,美人無需太多,人間第一等的那一個便充足了。

桓歆見母親這般,隻得勸道:“阿母不必為此傷懷,此事本就是我的主張,和阿母並不相乾。”

這話是說到了習氏的把柄,她沉默了半晌,下定決計般隧道:“隻要我兒中意了,管他家世有多高,阿母和你父親,都會為你求來。”

兒子一貫老成,可貴說些少年意氣話,卻氣得習氏直想捶他幾下。

“你小孩子家家有個甚麼主張!這事,你得聽父母的!”習氏忍不住拔高了腔調,接著又苦口婆心道:“阿式啊,為母和你父親,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這人間的事情,見多了。男兒到了年紀就該結婚立室,在外頭行走人家才當你是個成人。那謝家的十三娘子家世崇高,又知書達理,在建康城中也是排的上號的淑女,有甚不好?不濟,另有王家的……”

可惜是他親妹子。

“怎地不對數?”習氏微皺著眉道,那甚得她情意的棉布竟然少了五六匹。遂叫人出去問送東西來的管事。

是以,她明知來建康會有甚麼樣的遭受,也還是對峙要親身把關兒子的婚事,不叫南康公主從中作梗。

習氏坐在胡床上,翻來覆去看動手中的小冊子,心中考慮不竭。

來到建康這麼多日,她倒是跟著南康公主插手了好幾場世家貴婦之間的集會了。

兒子固然性子冷跟她不太密切,卻也算得孝敬體貼。到江州任職三年多,常常逢年過節,都會派人送來豐富的土產或者其他好東西做貢獻,在荊州時,那些婦人們誰不羨慕她。

他對此完整持旁觀態度,是以想得比習氏全麵,也看得更清楚。

桓歆非常無法,父親和母親比來都對他的婚事甚為著緊,母親三天兩端跟著嫡母去相看彆人家女郎不說,父親也常揪著他去插手各種集會“偶遇”世家女郎。是以,到建康以來,倒是見過很多女子。

下人領命而去,不過半個時候,便請了桓歆過來。

她的身份,現在說來實在甚為難堪,說是世家貴女,卻偏做了個兵家子的側室。在荊州尚好,習家是本地豪族,加上桓溫權益日重,她又堪掌著荊州桓府和正室冇甚麼辨彆,那些端莊的大婦們都得給她幾分顏麵。

習氏平生中,最引覺得傲的事,便是有個出息的兒子和兄長。兒子從小就聰明不凡,被丈夫帶在身邊教養,九歲就有了軍功,十三歲便到僅次於荊、揚二州的江州做了長史。這說出來,不但是天下高低,就是古今來往,也冇幾個能比得上的。

比如,那種被兒子定名為棉布的布料,光芒比絲綢更加清雅,質地卻比葛麻柔嫩惱人,身為士族崇尚古風的習氏,對此就甚為喜好。

現在,倒也見過很多未婚的女郎了。她每歸去之前,都做足了功課,將插手宴會的女郎探聽個細心,去時也留意察看著,返來還專門把對方的身形樣貌辭吐氣質等特性記在小冊子上以便歸類清算。

她身邊一共四個大丫頭,彆離是巧琴,巧棋,巧書,巧畫,四個丫頭端莊,甜美,清雅,鮮豔各有特性,長相都是一等一的,滿是她前幾年為桓歆籌辦的通房。可惜,她這兒子甚麼都好,就是這事不開竅。之前送的丫頭都退返來不說,對這幾個姿色出眾的,也從不側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