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滿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悠長。
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章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上善若水。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覺得和。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治大國,若烹小鮮。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聽之不聞,名曰希﹔
天下無道,兵馬生於郊。
悠兮其貴言。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上仁為之而無覺得﹔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
天下有始,覺得天下母。
早服謂之重積善﹔重積善則無不克﹔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一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六章
廣德若不敷﹔
死之徒,十有三﹔
故滿足之足,常足矣。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