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再往東三百裡,是座柢山,山間多水流,冇有花草樹木。有一種魚,形狀像牛,棲息在山坡上,長著蛇一樣的尾巴並且有翅膀,而翅膀長在脅骨上,鳴叫的聲音像犁牛,稱呼是鯥,夏季冬眠而夏天覆蘇,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患癰腫疾病。
西漢武帝的時候,有人給天子進獻了一隻奇特的鳥,拿各種食品餵它,但它都不肯吃。聞名文人東方朔瞥見這隻鳥,就說出了它的名字,又說它該當吃甚麼。一實驗,公然就像東方朔說的。天子問東方朔如何曉得的,他說《山海經》中有記錄,看了自會曉得。
口語山海經
又東三百裡,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b$)訑(),佩之不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ch3ng)■(f*),食之無臥。
又東三百裡,[曰]柢(d!)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q&)下1,其音如留牛2,其名曰鯥(l)),冬死而夏生3,食之無腫(zh%ng)疾4。
【譯文】南邊首列山係叫做鵲山山係。鵲山山係的頭一座山是招搖山,聳峙在西海岸邊,發展著很多桂樹,又儲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韭菜卻開著青色的花朵,稱呼是祝餘,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饑餓。山中又有一種樹木,形狀像構樹卻閃現玄色的紋理,並且光彩暉映四方,稱呼是迷穀,人佩帶它在身上就不會丟失方向。山中另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但長著一雙紅色的耳朵,既能蒲伏匍匐,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稱呼是狌狌,吃了它的肉能夠令人走得緩慢。麗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往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叫做育沛的東西,人佩帶它在身上就不會生蠱脹病。
【註釋】1金玉:這裡指未顛末提煉和磨製的天然金屬礦物和玉石。以下同此。2穀:即構樹,落葉喬木,長得很高大,適應性強。木料可做器具等用,而樹皮可作為桑皮紙的質料。3禺:傳說中的一種野獸,像獼猴而大一些,紅眼睛,長尾巴。4狌狌:傳說是一種長著人臉的野獸,也有說它就是猩猩的,並且它能曉得舊事,卻不能曉得將來。5育沛:不詳何物6瘕:中醫學指腹內結塊,即現在人所謂的蠱脹病。
【註釋】1棪木:一種喬木,結出的果實像蘋果,大要紅了便可吃。2水玉:古時也叫做水
【註釋】1髦:下垂至眉的長髮。2牝:鳥獸的雌性。這裡指雌□□官。牡:鳥獸的雄性。這裡指雄□□官。
【註釋】1魼:即“胠”的同聲假借字,指腋下脅上部分。2留牛:能夠就是本書另一處所講的犁牛。據前人講,犁牛身上的紋理像老虎的斑紋。3冬死:指冬眠,也叫冬蟄。一些植物在過冬時處在昏睡不動的狀況中,彷彿死了普通。4腫:一種皮膚和皮下構造的化膿性炎症。
《山海經(全文註釋譯文)》(完整保藏版)
【譯文】再往東三百八十裡,是座即翼山。山上發展著很多奇特的野獸,水中發展著很多奇特的魚,還盛產白玉,有很多蝮蟲,很多奇特的蛇,很多奇特的樹木,人是不成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