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老夫人滿頭烏髮不見一絲銀霜,皮膚保養得細嫩白淨,眉眼明快,不顯一絲老態,將錦如摟在懷裡,笑著特長戳她光亮如玉的額頭,“你這壞蹄子,也不先給外祖母叩首。”
“你叫芊陌?”錦依問她。
左相範啟遙,已年逾五十,子嗣極廣,生了五子三女。宗子、次子、長女皆是範老夫人所生,長女便是錦如的母親。
“芊陌見太蜜斯。”她跪下,端端方正地磕了三個頭。
一見了她二人,英夫人眉開眼笑地上前號召,“如姐兒可真勤奮,親身跑來送年貨了,老祖宗聽了可歡暢呢,快跟我出來,一大屋子人等著你呢。”
範相本籍是洛陽人氏,範家子嗣皆都有些開朗的北方士族習性,及至娶返來的媳婦們,也皆是明豔風雅,快言快語之輩。
秦順出去,遞上年底往各府送禮的票據讓錦軒過目。
“表兄一早便歸去了。”錦軒坐下,搖點頭一臉迷惑,“昨日他來時,一臉興沖沖的模樣。到了下午卻又悶悶不樂,至早晨竟然喝得酣醉。今早見他,卻又是喜出望外的神情,古古怪怪的……”
錦依跟著英夫人進了屋,瞅見那一屋子人,頓時有些眼暈。
飯畢,三人坐著喝茶。
三人說談笑笑地往前走,背麵一大群丫環婆子簇擁著,極是熱烈。
林林總總,再看給外祖家的,左相範家子嗣浩繁,禮單更是多了兩倍不足,列著長長一串,看得人眼暈。
第二日,錦軒一夙起來,先到精捨去看司馬玉樓。見他神清氣爽,正一腳踏出院門。
錦軒聽錦如將那日的事細說過,知是許氏不懷美意,心中恨得咬牙。又想想錦依應對安閒,倍覺欣喜,對她倒是比之前放心了很多。
錦如將人全叫了一遍,已過了半刻鐘。這纔到上頭挨坐在範老夫人身邊,拿頭歪在她肩上,嬌笑道:“外祖母,如兒來瞧您了。”
迴轉來,便往錦如的縈碧軒來。
一出來,見錦如正和錦依吃早膳。錦如見他來笑道:“你如何不陪表兄?”說著,拉他一道坐了用膳。
錦如聽了幾次點頭,錦軒也道:“上回的事我也傳聞了,幸虧你還算機靈,幾乎掉進彆人的算計中去。”
將至年下,城中世家間相互饋送年禮乃是常例,長豐侯府中現在無人主中饋,這些事皆是管家秦順親身打理著。
錦軒點頭應了,揮手讓其他幾人下去,隻留了那丫頭過來施禮。
錦如早被拉進人群中,“大舅母、三舅母、四舅母……”挨個兒叫了一遍,錦依暗自咋舌,幸虧她記性不錯,不然那裡分得清這很多華服麗裳的貴婦令媛。
說著,轉頭對錦軒笑吟吟隧道:“感謝錦軒哥哥了。”
司馬玉樓見了他,笑了起來,“昨夜竟一時就醉了,叨擾你了。”
“是呢,二舅母最愛栽花養草的,送她這個最是合她情意的。”錦如笑著道,便與她籌議本日去範府拜訪,一併命人將年禮帶去,更顯情意些。
司馬玉樓向他告彆,“昨日竟就在你府裡混了一整日,我先走了。過兩日如有空,我們一道去鐘山玩玩。”
前頭幾個,年紀約三十多了,皆是管事打扮。唯有最後的一個,十七八歲模樣,個子高高的,圓盤臉容,一雙圓杏眼顯得格外逼真。
錦依在旁聽著他兄妹二人考慮著給親戚家的禮單,姑姑楚辰王妃那邊的年貨三十擔,皆是莊子上送來的豬羊禽魚、野味、穀米、乾鮮果品、及上等銀霜炭等。另有二十擔乃是織錦綾羅等穿用上的物事。一尊藍田玉蓮座觀音,一對琺琅彩鬆齡芝壽雙連瓶……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