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深,葉已泛黃。窗外不複古景,終現了凋敝。
在他看來,他之所決,為國為家又如何不是為了兕子?王玉溪眼看便是命短之人,他也不肯叫獨女今後守寡。更況,他是王端之子。
周王點頭,神采龐大,驀地又問:“兕子鬨了麼?”
宣室當中,聽著內史的奏報,周王的眸光微微一凝,忽的擱了手中的奏章,扭頭問寺人旌,“魏君特使何時至周?”
周王擺了擺手,並不肯見,先道:“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見了反生心憂,不見。”斯須又問:“詹兒如何?可仍日夜盤桓華濃宮前?”
魏國特使來朝之時,月色已深,天空飄著細雨,宮道濕淋一片。
再過幾日,魏使北來,周魏就將簽訂盟約。彼時,周天驕便將自宮中發嫁,隨魏公子擎一道出發往魏。
寺人旌自有眼色,忙是答允:“女君幼年,今後總會明白您的苦心。”說著,又趁熱打鐵,恭敬問他:“君上可需召女君來見?”
實然,謝釉蓮是驚詫的,這驚詫中異化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絕望,或是光榮。
宣室中沉寂至極,他這一聲極沉,直叫寺人旌愣了愣,動了動嘴,恭敬回稟:“女君向來靈巧,倒未哭鬨,”說著,忍不住隱晦抬眼,謹慎翼翼道:“雖未哭鬨,卻那心中苦悶,怕也難明。”
聽得此言,周王微動,閉了閉眼,直覺心煩意亂,冷著臉道:“人而無癖,進而無密意。王端這宗子,便是顆無縫的頑石,本就非是夫君,更況自幼多疾。”
她話音和順,叫周如水微微一訝,漸漸抬起了眼來,眸光微淡,淡淡魅惑,淡淡憂愁,靜了一瞬才接過話來,道:“彼時母親不懂我心,隻道人生活著,莫對灰塵落定之事多有癡妄。”說著,她輕一揮手,揮退了擺佈的宮人,眸光灼灼,看向謝釉蓮問:“庶母此言何意?”
這般,周如水終究一動,就坐在塌上,朝公子詹伸出纖細白淨的小手,鬆了一口氣地笑道:“我便知哭鬨不得,越是哭鬨,越不得見你。”說著,又朝公子詹眨了眨眼,指尖
隻她心中果斷,旁的繁華權勢,旁的兒郎廣土,她不奇怪,望也不肯多望一眼。左不過不做這帝姬了。再不濟便是末端竹籃打水一場空,她便到死,也仍要死在這周土之上。
看著這般的周如水,謝釉蓮心中原有的挖苦之言都不自發地儘數吞回了肚裡。她本覺得她恨極了周如水,她妒她恨她,恨透了周家人,乃至於,將對周沐笙的憤懣都毫無收斂地轉嫁到了周如水的身上。她更曾因謝永清的死,因她的執念落空,恨不得叫周如水血債血償。
她更恍忽地覺著,現在的周如水便如昔日裡被逼入了絕頂的她,是人間最易脆的琉璃,稍稍一碰便能風崩崩潰,實再提不努力來再傷再恨。
此次第,她冷酷些許,謝釉蓮卻始終含笑,墨黑如緞的髮髻間珠光寶氣,撇了撇嘴問她:“這宮裡宮外誰又不苦?”說著,便勾了下唇,纖長的睫毛遮住了眸中的思路,話音幽遙,“我亦曾幼年,背麵悲從中來,統統的杏花微雨都隻剩了關山隔絕。遂,我偶然嘲你。”
她不言語,謝釉蓮亦儘著庶母的本分守著。悄悄坐去了一旁, 環顧殿中,輕抿了口茶。
她本來覺得,周如水與她是一樣的。她們同是天涯淪落人,同被家屬大利逼進了犄角旮旯。卻成果,她滿腹恨怨,周如水卻未有。周如水有的隻是果斷,果斷到死亦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