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修身十二法_誌有定法,脫於俗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曾國藩不但為無誌而憂,更加有誌而歎:“人苟能發憤,則聖賢豪傑何事不成為?”有大抱負,纔有大動力、大毅力、大魄力,也纔會有大境地。所謂大抱負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騖遠,而是放眼天下,誌在四方,“天賦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謂大魄力也不是有勇無謀地一味支出,而是危難時候的判定與沉著、謹慎與奪目。能夠說,想建立弘遠的誌向就要先學會放下小的情懷。過量地咀嚼一己之悲歡,就會看不到腳下的地盤、身邊的天下,也認識不到本身對天下的任務,當然不會有大的氣象和作為。

曾國藩指出的以上幾個方麵,正在於小我的精力涵養。曾國藩以為,精力的涵養,滿是內心所要做的工夫。

暮年的曾國藩,就常常自比於李斯、諸葛亮等“布衣之相”,胡想有朝一日本身也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名相,千古流芳。跟著其學問的增加,思惟的逐步成熟,對其誌向的思慮更加深人和詳細。

鑒於明清統治階層的豪侈敗北導致的深切的社會危急,曾國藩主張戒奢崇儉。他以為,如許既能夠減少應酬開支,又可達到“儉以養德”的結果。他說:“凡世家後輩,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不異,庶能夠成大器。若感染繁華氣味則難望有成。”這一點對於當代的年青人有著主動的指導意義。

曾國藩在二十歲之前,固然跟從父親勤奮讀書,但並冇有大的誌向。道光十年(1830年)其父曾麟書將其送到衡陽汪覺庵先生處停止學習。一年後,又回到本縣漣濱書院肄業。在一年多的時候裡,曾國藩眼界大開,增加了剋意進取的精力。為痛下發憤之決計,他決然將原字伯涵改成滌生,遵循他本身的解釋,“滌”就是“滌其舊汙之染”,“生”即“疇前各種比方昨日死,今後各種比方本日生”,寄意本身不管在甚麼環境下都能夠出淤泥而重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