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34章 遷都瀋陽(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自天啟二年,熊廷弼入獄後,魏忠賢因他與東林六君子私交甚密,便有所忌恨。除了誣告熊廷弼賄賂楊漣,以求保命外,還說熊廷弼的兒子曾多次出入監獄,圖謀叵測。剛好時任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馮銓,其父也曾遭到過東林黨的毒害,對熊廷弼挾恨在心,他便以熊廷弼之名,偽作《繡象遼東傳》發行於世,並於天子聽講史乘之處呈上,對熊廷弼栽贓誣告,以泄私恨。明熹宗朱由校是以大怒。

皇太極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範學士能夠拭目以待,任那孫承宗有多大本領,躲得過柳河之失的追責,閹黨也不會放過他的。他分開遼東,是遲早的事情。”

“一個大活人在我屋裡,如何能夠冇人曉得?”

他排闥而入的時候,真是把海蘭珠給嚇得不輕。這幾個月來,他都在外頭巡防軍務,從錦州倒義州,義州到複州,再回到耀州,她原覺得他如果要回盛京,必然會先遣動靜來。卻冇想到會是如許冇頭冇腦地,手劄裡也隻字未提,就返來了。

海蘭珠寂靜地聽著,也不插話,細心地給他二人備了茶點。

熊廷弼的死訊,令她遐想起了三年前的那把大火。熊廷弼前後經略遼東十五年,倒是因為黨爭,而一擊致命。那把火,又何嘗不是他政治生涯的最後一場演出呢?

她推搡他,“一臉的灰,還不快去洗洗?”

但是,她曉得,金國即將麵對的仇敵是誰,也曉得……這會是一場結局早已必定的敗仗。

“幾十年來,駐守遼東的將臣不過兩種,一種是宦海之人,貪恐怕死;另一種是像熊廷弼和孫承宗那樣,有些智謀,企圖改革的忠義之士。對於第一種人,威脅利誘,賄賂即好。對於第二種,就要漸漸借黨爭之手,崩潰他們的權勢,再抓住他們急功近利,想要建功標榜的心機,略施小計設個圈套,他們就會不請自來。”

“唉,請功就不必了,”皇太極點頭,“柳河之役,是我擅作主張而為之的,現在事成倒還好,如果弄巧成拙,丟了耀州,隻怕少不了一番懲罰。這是一步險棋,前年汗王就曾因我如此行事而懲罰過我一次了,怒斥我傲慢自大、擅作主張。以是此次的事情,權當是明人本身鬨出來的一出笑話吧,汗王問起,還是不要提及我為好。”

“四貝勒此計之精絕,彆說是孫承宗了,這普天之下,恐怕也無人能及。”

天啟六年,一月。自孫承宗離職,□□哈赤看準了機會,嚴整兵馬,蓄勢待發,時隔三年之久,籌辦一舉再攻明地。全部盛都城都墮入了出征前緊鑼密鼓的大肆備戰。對於此役,不管是□□哈赤,還是八旗後輩,皆是信心實足。金國與明交兵十年,何嘗有過敗績,從遼瀋到廣寧,遼左哪個天府重鎮不是輕而易舉就拿下的?寧遠居遼西走廊當中,距山海關不過百裡,“內拱岩關,南臨大海,居表裡之間,屹為形勝”。所謂孤掌難鳴,孤城難守,戔戔寧遠小衛,現在已是山海關外的孤城一座了,四周無援,不但情勢險惡,傳聞全城軍民加起來還不到兩萬。□□哈赤此番更是擬出兵六萬,號稱十三萬雄師,一舉蕩平寧遠衛,直逼山海關。

實在廣寧一戰,最後他從山海關派來援助的五千精銳,加上後續的兩萬援兵,完整能夠留在廣寧城跟金兵決死鬥爭一番。但是他卻挑選的棄城焚糧,甘願看王化貞的笑話。厥後他二人雙雙入獄論死,王化貞聰明地轉投了閹黨,得魏忠賢得力護,好歹是保住了一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