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怪妖龍太貌美_第六十五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到第三日,桂生領了十二歲的長兒桂高,親身到門拜謝。施濟見了他父子一處,更加歡樂,殷勤歡迎,酒食留款。安閒問其償債之事。桂生答道:“自蒙仇人所賜,已足本錢。奈渠將利策畫,田產儘數取去,止落得一家骨肉完聚耳。說罷,淚如雨下。施濟道:“君家嫡親數口,此後如何活計?”桂生道:身居口食,一無所賴。家世衣冠,羞在故裡出醜,隻得往他方外郡,傭工趁食。”施公道:“‘為人須為徹。’肯門外吾有桑棗園一所,茅舍數間,園邊有田十畝。勤於樹藝,儘可度日。倘足下不嫌淡泊,就此暫過幾時何如?”

話說元朝天順年問,江南姑蘇府吳趨坊有一父老,姓施名濟,字近仁。其父施鑒,字公明,為人謹厚誌誠,治家節約,不肯妄費一錢。生施濟時年已五十餘矣。鑒晚歲得子,珍惜如金。年八歲,送與裡中支學究先生館中讀書。先生見他聰秀,與己子支德春秋相仿,遂令同卓而坐。當時館中門生雖多,長幼不一,偏他兩個聰明好學,文藝日進。後支學究抱病而亡,施濟稟知父親,邀支德館穀於家,相互參議,甚相契愛。未幾同遊序序,齊赴科常支家得第為官,施家屢試不捷,乃散財結客,周貧恤寡,欲以豪俠成名於世。父親施鑒是個本分財主,惜糞如金的,見兒子揮金不吝,未免心疼。唯恐他將家財散儘,去後蕭素,乃密將黃白之物,埋藏於地窖中,如此數處,不令人知。待等天年,才授予兒子。向來財主家常常有此。恰是: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偶然。

卻說桑棗園中有銀杏一棵,大數十圍,相傳有“福德五聖之神”棲止其上。

施公惻然道:“吾兄勿憂。吾適帶修殿銀三百兩在此,且移以相贈,使君伉儷父子團聚何如?”桂生驚道:“足下莫非戲言乎?”施公大笑道:“君非有求於我,何戲之有?我與君交雖不深,然幼年曾有同窗之雅,每見吳下民風惡薄,見朋友磨難,虛言安撫,曾無一毫實惠之加。甚則麵是背非,幸災樂禍,此吾平時所深恨者。況君本日之禍,涉及老婆。吾向苦無子,此生子僅彌月,祈佛保佑,願其長成。君有子而棄之彆人,玷辱家聲,吾何忍見之!吾之此言,實出肺腑/遂開筐取銀三百兩,雙手遞與桂生。

那施濟是有誌學好的人,少不得殯殮祭葬,務從其厚。

上前看時,認得其人姓桂名富五,幼年間一條街上居住,曾同在支先生館中讀書。不一年,桂家父母移居肯口,以便耕作,桂生就出學去了。厥後也曾相會幾次,有十餘年不相聞了,何期本日得遇。施公吃了一驚,喚起相見,問其原因。桂生隻是墮淚,口不能言。施公心胸不忍,一手挽住,拉到觀音殿上來問道:“桂兄有何傷痛?倘然見教,小弟或可分憂。”桂富五初時不肯說,被再三盤詰,隻得吐實道:“某祖遺有屋一所,田百畝,自耕自食,儘可餬口。不幸惑於人言,渭農夫利薄,商販利厚。將薄產抵借李平章府中本銀三百兩,販紗段往燕京。豈料運奏時乖,連走幾遍,本利俱汛宦家索債,如狼似虎,利上盤利,將田房傢俬儘數估計,一妻二子,亦為其統統。尚然未足,要逼某扳害親戚賠補。某情極,夜間逃出,考慮無路,欲投澗水中他殺,是以哀號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