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_第155章 敘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自餘玠身後,餘晦任四川安撫製置使,雖同姓“餘”,所為卻天差地彆。

史俊低聲唸叨一句,起家道:“到堂上見他……”

過了一會,知州史俊從後堂轉出來,看了李瑕一眼,似有些驚奇。

茶水倒是不錯,是本地的“鹿鳴茶”,不過應當也不貴。

李同禾一愣,隻覺莫名其妙。

“這……唉,恐怕知州並不會等閒改釀成見。”

想來,因李瑕建功,天子賜字以示表揚,但不屑其人操行,故而如此。

“是何人保舉你?”史俊問道。

史俊有些迷惑。

史俊神采愈發丟臉了些。

“非瑜得官家賞識,前程不成限量。”李同禾還是恭維,說了幾句場麵話。

“非瑜……李縣尉這字,是誰起的?”

“東翁,東翁。”李同禾低聲提示道,“東翁不必過分憂愁了,說句不當說的,東翁知敘州,實在底子管不了那些,再心焦又能如何呢?”

史俊看完信,內心還是有些懵。

韓承緒聽到這裡,已感到非常難堪。

他一貫以為儘力比袖手空談有效,之前如此,現在為官入仕也是如此。

潼川府路,敘州。

史俊一愣,又問:“右相可有函件?”

“如何?但是張都統?”史俊問道。

李同禾長歎一聲,喃喃道:“丁青皮之聲焰,竟已連累蜀地,時勢艱钜。”

“安妥?”

幸而餘玠鎮蜀之時,將四川的防備重點放在重慶府合州,防地安定,方可與蒙古屯兵對峙。

“東翁,公文到了。”

所謂“僰道出香茗”,早在周朝時,此地的僰王入朝慶祝,照顧貢茶,自此中原始知有茶,這裡能夠稱得上是茶葉發源地之一。

史俊點點頭,還想說些甚麼,又有些說不出來。

~~

與聶仲由、林子彆離以後,李瑕等人又從重慶府持續溯流而上,過瀘州,終究在玄月九這天到達了敘州。

史俊停止踱步,在椅子上坐下。

為了更便利通報動靜,朝廷於蜀地多設立“擺鋪”。蜀中這邊,非論朝廷是否過問,每月初3、十八按期遞公文回朝,故而“蜀中動息,糜所不聞”。

“稱知州為好。”

秋防就在麵前,大戰將起。餘晦被奪職,聞詔即不管邊事,自去臨安。朝堂上卻好久不定蜀帥,最後倉促命蒲擇之走頓時任。史俊感覺……諸公好胡塗啊。

史俊徑直接過,細心看了幾遍,又遞還給李同禾。

“李瑕,李非瑜?倒是我的本家。”李同禾道:“可這縣尉怎就一個名字?也不說是哪年落第。”

他剛收到程元鳳的來信,信中卻未曾提及新任的符慶縣尉,對方若真是右相一係,豈能如此?

李瑕道:“幸得官家賜字。”

史俊懶得再對付,轉入正題,道:“非瑜是哪天稟開臨安的?”

“據獲得的諜報,兀良合台或已從大理出兵。”史俊道:“蒲尚書……蒲節帥臨時受命,如何來得及清算?短時候內,張都統如何與他高低一心?”

並非蒲擇之不好,可,現在才籌辦出發……

韓承緒道:“阿郎在知州麵前,姿勢有些高了,彆的,有些事是否解釋幾句?”

李瑕籌算在敘州歇一晚,次日再出發去符慶縣,進城以後先拜見了知州史俊。

宋朝共設立八個茶馬場,以茶葉調換馬匹,大理國滅之前,敘州就有兩個茶馬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