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洊至,習坎”,洊,再,仍。就是說闖過一個險,又有一個險。
上文已經申明,這是由兩個坎卦相重,表示上坎之水為天上之水,如雨、露、霜、雪、雲,下坎之水為空中之水。上坎又為外卦,即外界之險,坎卦為險,下坎為內卦,即本身之險。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
這裡的“坎不盈”又是彆的一種景象,因為水是活動的,不管如何樣,大河、大江始終不會盈滿,因為它始終是活動的。以是這隻是指適可、恰當,它始終是這個態勢(程度)。這九五就是對峙一種中道,平就是一種中道,以是無咎,以是“坎不盈,中未大也”。這裡的“盈”、“平”、“中”、“大”,顯現了一種奧妙的天然規律。
爻辭剖析
“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君子以這類通例,仿效這類規律,作為本身的德行。一方麵是麵對一次次的險阻;一方麵是適應水的規律,抑弊揚利,以磨礪本身的操行品德。
上六:係用徽纆,置於叢棘,三歲不得,凶。
習是學習的習。兩個坎卦相重,之以是稱習,是因為坎德為險,加習字則是為了誇大險之重,險之難,特彆引發人們的重視。“有孚”,當然是指誠信。因為坎卦兩邊是虛的,中間是實的,實的就不假,冇有子虛,那當然就是有誠信了。“維心亨”,維是維繫;心,從卦畫上看,彷彿坎卦這中間的陽爻,就像心似的,陽在中間,心中有光亮。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成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坎之時用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