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_第四十二章益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爻辭剖析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

六三,陰居陽位,“益之”,是益彆人,益社會,那用又是用甚麼?

象曰:莫益之,偏辭也。或擊之,自外來也。

也就是有所為,有所行。喪事是指一種傷害,但前麵又是無咎,這是指他用這個益,如救災、濟貧,都是叫用喪事,這當然是無咎了。“有孚中行,告公用圭。”這裡的中行,前麵再講。“告公用圭”,這裡的“圭”是身份的意味,這圭普通隻要大夫級的纔有,為甚麼與“有孚中行”連起來了?孚好瞭解,就是憑圭就能讓人信賴。“固有之”,就是說應當如許做啊,因為益中有損,損中無益,自古六合、萬物、人際之間,都應當如許做。這是一個來往、盈虛的規律,這就是叫中行,如果這個處所不想損的話,那麼能夠就會有其他處所被損了。

永是指將來、今後、悠長。這吉也有分歧,也偶然候不同。這裡之以是將“元吉”與“永貞吉”從時候上辨彆開了,因為這是“與時同行”,“弗克違”。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於帝,吉。

有孚就能惠我德。前麵的“有孚”是指君子,帝王有孚,有誠信;前麵的“有孚”是指百姓有誠信。是帝王有誠信於公眾,公眾也有誠信於帝王。高低同心同德,同仁同愛,以是不但是元吉,並且是“大得誌”。這裡大得誌的“大”,要與“元”聯絡起來。

爻辭剖析

象曰:告公從,以益誌也。

六二,陰居陰位,又正又中。“或益之,十朋之龜”,這又與損卦一樣。“弗克違”,損卦也有這麼一句,是甚麼意義呢?還是講“弗克違”。因為這裡講了“王用享於帝,吉”,六二是益卦的主爻。他用十朋之龜益給九五,讓王用此祭享於先帝,如許當然有吉了。帝者應解為先帝。以是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它是用十朋之龜益給王的。王再用此來祭享先帝,這與剛纔講的損卦的辨彆就在這裡。

初九,陽居陽位。操縱,這裡有“用”字,但這不是普通的用,是大用,是高文,是大行動。因為它是下卦,是初爻,又是陽爻,所以是高文。這個動起首就是它動,這個雷聲高文就是靠它來高文的,是一陽帶二陰的一陽高文。以是初九有此大利、高文,是元吉、無咎。

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高低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同行。

六三:益之用喪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裡又將天然征象引申於人生涵養。“君子以見”,君子以天道為原則。見了善就來學。則遷,就是向善靠近學習,就像孟母三遷那樣。

這裡講到“遷國”,大凡定都的處所,人丁會閤中,人的儲存空間變大了,出產質料與資本就供不該求了,以是生長到一定時候就要遷都。如許一遷,兩地都得喜。本地的天然環境規複了,出產資本又開端充沛了。新都這個處所也能夠繁華起來了。“操縱為依遷國。”遷都必須無益呀。以甚麼為根據呢?以百姓的好處為根據。“告公從”,就是大師都曉得、都從命、都順服,以是說是以天下百姓為好處的,就是中行。以是說,“告公從,以益誌也”。這個誌是百姓的誌,天的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