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_第四十三章夬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這裡也講了“莫夜”,指早晨。“莫夜有戎”,有戎是指兵戈之事。

爻辭剖析

“惕號”是一種惶恐的呼喚。當代人最怕的是夜戰,而常常利用的是夜戰。“勿恤”,就是不要憂愁。因為象曰:“有戎無恤,得中道也。”九二居中,以是得中道。在《周易》裡較著的就有這麼一個法則,就是二爻與五爻都居中,就是指居有一個非常無益的環境。天時、天時、人和,都是比較適中的,這就叫中道。因為這裡得了中道,即便夜間有兵戎之事,也不必憂愁。

象曰:無號之凶,終不生長也。

“有厲”,這就是小人在頑抗。“告自邑,倒黴即戎,利有攸往”,這就是更進一步的揭穿,讓這個國度的百姓曉得。但是“倒黴即戎”,就是倒黴於用兵,倒黴於動用武力,不但僅是倒黴,並且也不需求,冇有這個需求。像如許做的話,那“有所往”都無益的。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於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倒黴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象曰:不堪而往,咎也。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澤上於天,澤在天上,這是功德,澤是恩澤,是定奪,這上定奪是恩澤,為甚麼呢?因為對泛博百姓是無益的。“以施祿”,祿是衣祿、福祿。這是施福祿給萬民。居德則忌,忌是忌諱,是不該該做的事。這裡決除了小人本來是一得,但本身卻居德,是據為己有了。這就不能將這個變成福祿和恩澤佈施給天下百姓,那就是最不該該做的事,是最忌諱的事。

九三:壯於夬,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壯於夬,有凶。”這還要講到大壯卦,這裡是九三,又更暴躁,剛陽外露,胸中充滿決去小人的設法,乃至表示到了臉上,故稱“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九三已經是下卦的最上一爻,彷彿是獨立的,遇雨是指前麵的兌卦。澤就是雨水。“若濡有慍”,若濡,就彷彿身上淋濕透了;有慍,就是抱怨。但是無咎,將小人定奪了,將這個凶化解了,以是無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