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歌紀_第十章 江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臨時還是以林安歌之名示之吧,他二人現在與澄江王來往甚密,我尚且摸不清楚他們兩家的用心。”

“這闤闠好大,姐姐我要去吃東西!”穆離雋見路邊有賣包子的商店,不由得蠢蠢欲動。層疊的蒸籠冒著陣陣熱氣,香味的確讓人垂涎欲滴。

高湛自幼便心機深沉靈敏,子歌兒時在各種宮宴中雖與他不甚熟諳,但他畢竟曾與平遠侯方旻一同登門提親,又被本身如此無禮對待,想必對昔年阿誰意氣風發的寧澤郡主尚抱恨懟。

紅裳點點頭,垂下的目光,倒是落在了她手中的那冊書捲上,她的神采微微一變:“淮南王……高禎?”

“是啊……我的禎哥哥。”子歌的眼神裡也染上了幾分黯然之色,“前太子……淮南王……登高跌重,不曉得這十年裡,他在京中,又過得是如何一番魚肉刀俎、步步驚心?”

子歌心不在焉地說道。她的手裡緊緊攢著當時從棋盤中所獲錦囊,內裡的那方絹布上細細繪有江都的都會打算,將數十年內的遷徙、變動都包括此中。她早已將圖紙冷靜記在內心,方纔馬車一起進城,她便一起看了過來,竟覺各處佈局與楊姑姑和父親所猜想並無太多差彆。

“雋雋,姐姐帶你去吃包子。”子歌冇頭冇尾地說道,就近在一旁的竹桌坐了下來,“老闆,一籠包子,一壺龍井。”

“並非如此。從陛下對楊家下誅殺之旨開端,叔父便不竭上奏要求開恩,隻是摺子每遞過京畿,便被彆有用心之人扣押了下來,一向未達天聽。”子歌輕哼一聲,解釋道,“這幾年陛下愈發愛猜忌民氣,想將權力收回擊中,因而便慢慢把各功侯從封地調回都城,叔父現在算是為質京中,天然也難再為楊家發聲。”

他們正談笑著,路過了幾間茶社、書坊,子歌卻停了腳步,望著前麵的招牌,神采微變。

子歌的聲音不悲不喜。兩月前的中秋大宴,她曾與高湛、盧浚逸和劉豫章一一見過麵,當時的本身,渾然未知這些前塵舊事,還為了翠翹再獲恩寵頗操心機、出了很多風頭,現在想來,也都非常驚險。

“但願如此吧。”

子歌選中的鋪麵在此街一隅,遠可瞭望宮牆,隨時檢察宮中靜態,近則處鬨市當中間,為大隱之道。後院有一條羊腸小道,還可供青鸞報耳目來往。

地處平原,襟帶三江,江都城作為一國之都,曆經烽火浸禮,仍然不改持重繁華的底色。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整齊十萬人家。而影象中衣香鬢影、觥籌交叉的王府盛宴,談笑風生的少年兒郎,卻已早早被無常世事衝散。

“他能保住本身的職位,莫非不是當年對楊氏滅門的沉默換來的嗎?”紅裳冷聲道。

“此後若再於京中見麵,你與盧浚逸、劉豫章二人該如何相處?”

“雋雋,稍等一會,姐姐有事要辦。”

最讓子歌心不足悸的便是兩次三番難堪本身的劉豫章,她冇有推測,長大成人後的他脾氣還是如此乖張,宇量還像十歲孩童般狹小。隻是,當初宴上盧浚逸那句“他疇昔曾在故交身上栽過跟頭”,和劉豫章麵上的鬱鬱神采,讓子歌模糊擔憂他早已發覺到了甚麼。

天氣沉沉,棧道上的來往過客皆行色倉促,有推著板車運送鮮菜生果的農夫,有拖兒抱女的嬌娘,有仗劍鬱鬱前行的江湖遊俠,眾生百態。一架棗木馬車順著人流緩緩前行,車伕將帽沿壓得極低,不發一言,用鞭子悄悄趕著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